像馬家莊這邊的村民,就在一代人的不斷嘗試中,養成了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自發組織的習慣。郭康之前覺得,對于傳統農業社會,這段時間似乎并不算長。但從這里的情況看,這段時間已經足夠讓他們的思維產生了變化,相比鄰居們要活絡不少。
像組織耕隊、出租牲口,還有雇傭手藝人從事專門技術工作,都是村里常見的活動。相公廟村的舉措,好多也都是跟他們學的。
這些人的主動性,也比鄰居們更明顯一些。一方面,他們只要感興趣,做什么都很盡力。即使自己的莊子算不上這邊最富裕的,村民們也很舍得在關鍵地方花錢。他們會主動擠出錢來,增設學校,雇傭先生和教頭訓練子弟,希望能借此打好基礎,在之后軍隊內部的競爭中獲得優勢。
而另一方面,他們在其他問題上,也會非常積極。大家都知道相公廟村的特殊地位是從何而來,一般也不怎么和他們競爭,但馬家莊的人就非常“上進”,一直對此不服氣,覺得無非是他們村子運氣更好,換自己上,一樣也能做到。
因此,這些村民就顯得既精明,又莽撞而認死理。他們根本不怕和郭家關系密切的相公廟村,經常帶頭爭奪好事;但每次也都挑著時機,有板有眼地向上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優點,有機會就和柱國家套近乎,拉拉關系。這次,趁他們一家回來,馬家莊的人果然又開始行動了。
他們的村長馬十柱,是個四十歲左右的健壯漢子,之前在軍隊里當騎兵軍官,現在也沒有完全退役,還在地方戰團里帶新兵。他還會些獸醫的手藝,從馬術到照顧坐騎之類的技巧,都在教。村里的耕牛隊,也有他的貢獻。
馬家莊的百戶,則是另一個叫馬萬軍的青年。馬十柱退出軍團一線之后,就把百戶位子讓給了他。
相公廟村的人,一路都在說馬十柱這人狡猾的很,但對沉默寡言的馬萬軍卻比較客氣,因為這人很能打。據說剛二十歲的時候,他就能以一敵三,干掉了圍攻他的騎兵。第一次當十夫長,就在斗將時砍死了對面來挑戰的阿勒曼尼騎士。大家都覺得,他才是馬家莊近年來最可能當上將軍的猛人,所以難免敬重畏懼他。
雖然姓氏一樣,但馬十柱、馬萬軍,乃至當年的傳奇老村長馬波羅,互相都不是親戚,甚至連祖籍都不一樣。馬保羅和馬十柱還能算保加利亞地區的人,馬萬軍家干脆是從巴爾干山南邊那里搬過來的。只不過大家都定居在這里,都跟著河流姓馬,所以互相以同姓相稱,鄰里之間增加點情誼。但其實,血緣上就不是一個家族的人。
他們村的名字倒是挺有特色的,因為村里一直篤信拜上帝教。馬保羅村長的名字,就是致敬使徒保羅的。后來隨著中原文化的傳播,村民對起名字也越來越熟練,詞語使用漸漸順暢了不少。像那個十柱,其實就是十字架的意思;萬軍,是說萬軍之主。總之,都是從經書里,挑出來的典故。雖然郭康懷疑這種名字算不算僭越,但起名字都會用典了,也說明當地村民的文化水平,確實高了不少。
本章完
yetia9239341604886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