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于作為例子的威廉本人來說,這些教堂倒是用處不大
威廉死后,他的兒子們互相攻伐,爭奪統治權,沒人管親爹的尸體。后來一些舊部和修士,收斂了威廉,試圖把他下葬。然而他們做的棺材不夠大,眾人只能把威廉的尸體往里硬塞,在努力的過程中,嚴重腐壞的尸體,字面意義地直接爆炸了。
當然,技術的進步,還是確實存在的。目前,還有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如何運用。
為此,威廉決定節食減肥,他的減肥方式是完全不吃任何食物除了酒。在長時間的縱飲狂歡之后,威廉努力又上了一次馬,結果,他巨大的肚子撞到了馬前鞍上,受到了嚴重傷害,整個人失去平衡摔了下來,很快傷重死掉了。
這個情況,也不局限于英法,整個歐洲都是如此。有些教堂辛辛苦苦修了好多年,使用起來沒多久就完蛋,以至于教堂的修建期都特別長,因為總是在修修補補。后世見到的“古老”教堂,經常都是坍塌之后反復重建的產物,以至于最古老的教堂,都是羅馬人的老物件改造使用的。
反正,從結果看,這些祈禱,好像也沒讓天父怎么喜歡他
從后世往前看,能找到的最古老的、一直沿用的建筑,還真就得到文藝復興那會兒才有。這個時代的建筑水平,也可見一斑。當然,能在三四百年的時間里,取得這么大的進步,在建筑學洼地中,培養出這么多合格匠人,可見,教會在這些技術上的投資,還是很有用的。
繪畫這方面,取得突破還算比較晚,像建筑學這種,進步就更明顯。畢竟,哪怕在三四百年前,在歐洲很多地方,大家連教堂都建不好。
“征服者”威廉占領英格蘭之后,大肆屠殺當地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幾乎把這些人殺絕。哪怕對于當時的歐洲人來說,這種殺戮也太可怕了,以至于讓威廉自己都感到了不安。為了防止死后下地獄,威廉專門請了教士來給自己祈禱。但他自己都懷疑,自己的罪行太大,只靠這幫人念經沒啥用,于是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新主意多造一些教堂,讓他們一起祈禱,贖罪效率不就更高了么。
完成了征服之后,威廉沉迷享樂。那會兒的蠻族也沒什么其他足夠吸引人的娛樂活動,所以天天也就是胡吃海喝。到最后,他已經胖到都無法上馬了。
只靠教堂被動吸引人,在境內還好,如果要向蠻夷傳播教化,效率就太低了。不過拜上帝教會很早就發現,自己在宣傳上有很大優勢。因為相比其他教會,拜上帝教教士的組織度更高,專業技能也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