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也說過,哪怕是歐洲的宗教信仰,也同樣是基于實用色彩的。必須有這種特質,才能讓人們信任祂,才能給其他人授權,讓大家借助祂的權威來維持組織。”他舉例道:“你看,所有教派,在這方面也都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要問,神性是什么,那結果就很簡單——神性就是永遠正確。”
“哎?這是怎么繞過來的?”脫歡看起來還沒跟上。
“……我回頭寫下來,你慢慢看看吧。”郭康沒辦法,只好說道:“現在,就先關注這個結論就可以了。”
“這個結論本身,倒是沒什么特別的地方,算是大家公認的事情了。”脫歡承認道:“我記得公教教會那邊,還認為,因為天父是永遠正確的,所以羅馬主教由于直接對接天父的旨意,在釋經的時候,也不會有錯誤。估計大家都是這么想的吧。”
“但你一開始說,神性,是人賦予神的,這是為什么啊?和這個結論有關么?”他追問道。
“有關。”郭康點點頭:“你看,我們已經得出結論:神性就是永遠正確。那么,這個結論,你覺得對天父有意義么?”
“啊?”
“天父居于世界之上,人世間的概念,對祂是沒有影響的。正確和錯誤這些概念,也是對人而言,不是對天父而言——因為人類群體,在不斷的勞動和實踐中,才會頻繁遇到需要決策的事情,才不斷需要一個正確的指導。而天父,哪里需要糾結這些啊。”郭康說道。
“作為唯一真正的神靈,天父是大愛、大仁的,對一切都沒有偏私,也不會插手人間這些小事。是人們有求于祂,才創造出了這個概念,總結出了神性和無謬性這些定義,用來幫助自己建立組織,更好地生活。”
“所以,我才說,神性這個詞雖然神圣,卻不是不能解析、不能碰觸的。相反,它也只是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概念;是人類自己使用的工具。”郭康最后說道:“只要能把它用好,用來追求義理,踐行大道,就合乎天父天兄的教誨。神也會為此而喜悅的。”
“所以,這個說法,當然不是異端。相反,我覺得,能夠深刻理解這些現象和概念,才能更好地認識人類社會,找到正確的道路。這才是天父鼓勵我們做的啊。”
“塞里斯文明在這方面,比我們這邊,開悟的要早得多。他們很早就知道,是人的需求決定了神性的存在。人們把這個概念賦予天,讓祂作為中介,匯聚所有的神性,然后授予統治者。統治者如果合格,就具備更高的合法性;如果不合格,就被視為"喪失德行",也就容易受到抨擊和反抗,因為他破壞了自己的合法性基礎。統治者再更進一步,把權威授予朝廷里各級官員。整個國家,就這么運轉起來了。”
“這個思路,是迄今為止最穩定、最高效的。因此我才敢說,學習他們的思路,乃至更進一步,都是沒有問題的。”
“還能更進一步啊?真不怕大家瘋了么……”脫歡驚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