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法往那邊派多少人,也是實情。一方面是距離和成本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羅馬的戰略方向確實不在那邊。整?計劃里,這一路的目標,始終只是進行牽制。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半島最大的國家,而現在,這個一度龐大的王室即將絕嗣。那么意大利的情況,短期內很可能就會有所變化。從歷史看,只要出現這種情況,必定會引發神羅、法國、阿拉貢王國等周圍國家的介入。大家不分強弱遠近,都會想來分一杯羹。羅馬這邊,很多人也想借此機會,趁虛而入,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果然,里德萬等人對視了一眼,似乎都想明白了。
「這樣的話,我們倒是可以想辦法,盡量牽制住阿拉貢王國。」老海膽率先說道:「他們和西西里王國就是一家,對那不勒斯也一直早有覬覦。要是意大利出了事,肯定也會插手的。我們努力一下,在他們本土這邊行動起來,應該可以幫貴國減少很多壓力――當然,我們的力量還是太弱,可能沒法單獨承擔這個任務。否則,也不用專門另行請求幫助了。」
「我們了解。」郭康點點頭:「具體能抽出多少人,要看埃及那邊的進展。不過無論如何,我都會盡力說服朝廷和元老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當然,在郭康看來,「適量」的幫助其實才是最好的。如果出動的兵力太多,
當地勢力反而會心虛起來,覺得羅馬和之前的北非老鄉一樣,是來入關搶錢的。這樣的話,反而可能讓他們倒向羅馬公教一方。
至于宗教問題,在伊比利亞,反而不是問題了。當地天方教諸侯經常來回搖擺,向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朝貢稱臣,都不是什么新鮮事。而且,哪怕他們強勢的時候,朝野上下也不乏異教徒出現。
當年,穆拉比特王朝控制安達盧西亞之后,很快就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平衡之術。相比于當地教友,哈里發更信任沙漠以南來的黑皮膚傭兵,和伊比利亞的十字教人士。并且經常任命這些心腹,擔任要害位置的官吏和衛兵,或者外派充當稅吏。因為他們反而更加忠于哈里發,而不是和當地勢力糾纏不清。
當地人自然不喜歡這種政策。畢竟之前異教徒統治的時候,他們就天天被十字教徒武裝騷擾、強行征稅;現在圣戰勝利,是教友統治了,結果還是天天被十字教徒武裝騷擾、強行征稅。那這圣戰,不是白打了么?
但是,哪怕穆拉比特王朝垮臺之后,這種情況也沒有好轉,而是和其他諸多情況一樣,隨著王朝興衰,又復讀了一遍。當地人對此毫無辦法,時間長了,都麻木了……
不過,他主要關注的確實還是埃及,拉上這些人,首先也是希望他們出面,在征伐埃及的過程中幫忙說和。雖然他們要和敘利亞的地方勢力一起進軍,但那些人也有自己的心思,未必完全可靠。多拉幾個國家的使者和有名望的學者來,在和當地天方教社區打交道的時候,應該可以起到中間人的作用,幫忙調和雙方的關系,建立初步信任,為后續的管理提供幫助。
至于之后的事情,反而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