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暫時應該不會去意大利的。」郭康想了想,對他們說:「我當然知道,所有人都不可能忘記羅馬城。我的曾祖父臨終時的遺言,就是希望我們復興王道,還于舊都。不過,這個任務,也并不是急于一時的。」
「我們對于那邊的局勢變化一直很關心,因為意大利地區是我們的重要商業伙伴。」里德萬也解釋道:「不過,具體是誰控制那里,我們也不會干涉。那里不是我們的地盤,我們只想要維持基本的航線穩定,和大家安穩做生意就行了。」
「那就不用擔心了。那邊短期內,不會有太多變化。現在我們主要還是關注北方。」郭康說:「阿勒曼尼那邊,局勢越來越混亂。我國的力量,尚不足以在兩個主要方向同時進行戰爭。所以,我們可能需要暫時保持收縮狀態,好在最關鍵的時候投入決定性的力量。」
「如果我們能充分削弱蠻族,那么羅馬城就是手到擒來的。相反,如果蠻族力量還在,就匆忙行動,只會導致他們感到空前的危機,可能還會讓我們增加麻煩。」
「再加上意大利這地方過于敏感,歷史上只要有一個邊緣大國進入,其他各方必定干涉,這種象征性太強的動作,反而可能讓他們暫時放下內部矛盾,那就不好了。」說到這兒,他猶豫了下,想起之前喬安娜說的例子,又專門補充道:「當然,也可能我太高估他們了,或許就算這樣,他們也依然會優先自己打起來。不過,謀事的時候不能低估敵人,得按照最嚴苛的情況來進行準備,所以還是警惕一下比較好吧。」
「郭公子說的,是我們料敵從寬,考慮的情況。」羅貫中也幫忙說道:「從過往經驗看,只要掌握好節奏和策略,利用好敵人的心理,也不難對付。」
「剛才喬姑娘說的故事,最后就是這么結束的。那不勒斯的女王被殺之后,各方又爭斗了很久。女國主的原定繼承人,就是那個杜拉佐公爵,通過出讓好處,爭取到了匈牙利和大部分本地勢力的支持。不過,女王為了制衡他,還引入了另一個法國義子。雖然這加快了其他人對她下手的速度,但也確實制造
了很多麻煩。」
「雖然都是螟蛉之子,但女王畢竟沒有親生兒子,所以合法性上來說,法國義子也并不輸于對方。他還得到了王室的支持,籌集了一支大軍,很快攻入意大利。土人豪強認定,這是法國又想吞并這里,紛紛聚集起來抵抗。南方的各處領地和大部分北方城邦,都決心對抗他們。雖然法隊聲勢浩大,很快占領了都城,但各地的反抗和襲擾此起彼伏,一直都沒能完全安穩下來。最后,這個法國義子疲病交加,病死在了軍營里,法軍也隨之瓦解潰退了。」
「法國人還是我們的盟友。所以當初,他們想要爭奪繼承權的時候,先汗就勸誡過他們,要先解決人心問題,再解決戰場的問題,不用著急進軍。但那些貴族,雖然是親戚,卻互相都有血仇;而且爭奪王位的事情,按這邊的習俗,恐怕也緩不了。因此,對方就沒有聽從,還一再催促我們幫忙策應。」
「為了說動我們出力,法國方面提出,可以把布林迪西港割讓給我們。先汗勉為其難同意了。為了配合,就派遣軍隊,攻打杜拉佐一系在巴爾干地區的領地,牽制敵人。等到好幾年之后,那不勒斯的王位繼承戰爭結束,我們已經消滅了亞該亞和杜拉佐等地的敵人。只是,法國人進展不利,雖然我們這邊助攻打的很好,依然沒能幫助他們取得成功。」
「這個時候,杜拉佐公爵已經擊敗對手,正式繼位,取得了大小諸侯的承認。各城都認可他的權威,羅馬主教也站在他那邊,一時風頭無二。」
「為了收復杜拉佐的老窩,他恐嚇眾人,說如果不能主動出擊,秦人必定會打過來。要知道,大秦國一直施行郡縣制,沒有封建的傳統,到時候所有貴族,恐怕都會失去身份和權力;而且秦人重農抑商,一向不喜歡商業城市自治,城市的特權肯定也會被剝奪;秦人也有自己的信仰和教會,羅馬主教的特殊地位,自然也難以維持了。就這樣,借著抗秦的名義,募集軍資,征募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