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各處的領主,城邦里的豪商,還有羅馬主教的勢力,確實都為此感到畏懼,于是紛紛響應。各地代表來到那不勒斯城,舉行盟誓,聲言要把北部的城邦、中部的教宗國、南部的王國,都聯合起來。整個意大利,從南到北,形成合縱的態勢。推舉那不勒斯新國王為合縱長,統帥各隊,合兵攻秦。各隊號稱有十萬人,絡繹不絕,正集結而來。」
「消息傳過來,我們也沒有畏懼。朝廷反而主動派出軍隊,渡海迎戰敵人,迅速擊敗了駐扎在布林迪西的那不勒斯軍隊,搶占了港口。面對這種情況,聯軍一下喪失了膽氣。各支軍隊相互推諉,徘徊不敢前進,都不想率先和氣勢正勁的軍團交戰,希望盟友先上。雙方在城外對峙了兩個多月,聯軍的軍費和補給耗盡,商人和貴族都不愿繼續掏錢,就匆忙撤軍了。」
「就這樣,我們大秦只打了個前哨戰,都沒有耗費多少兵力和物資,意大利的各勢力卻已經疲憊困窘了。隨后,意大利的聯盟解散,合縱的約定被廢棄,各地領主和商業城邦爭相割讓利益來賄賂我們。」
「雙方的強弱發生了逆轉,我們派去的兵力,也有足夠的力量去制約他們了。于是主動出擊,多次襲擊正在四散劫掠補給的敵軍,攻打因為雇傭兵星散而缺乏保護的城市。從塔蘭托打到了安科納港,一路追擊后撤的敵人,清剿敗兵。趁著這樣的有利形勢,介入各國的爭端,重新調整山河疆界,給各地勢力訂立規則,要求他們遵守。從此,強國向我們表示服從,弱國則定期前來朝貢。借助一次戰爭,就把那里的態勢確定下來了。」
「我們派遣的士兵還沒有法國多,戰爭持續的時間也沒有他們長,結果卻差了這么多。這是因為,法國人一上來就只顧占領地盤,然后長期處于守衛領土的狀態。他們的軍隊也一向肆意妄為,喜歡到處
劫掠,惹惱了當地所有人。如此一來,仁義沒有得到施行,攻守的形式也發生了轉換,自然左支右絀,最后堅持不下去了。而我們的情況,恰好是反過來的。」
「這次的情況也是一樣,不管哪個戰場,我們都需要等待最佳時機,尋找敵人予以殲滅。這也是我們進行這么多準備,開辟這么多輔助戰線的目的。也是因為如此,只要能夠成功,大家也一定會獲得超出戰場本身的回報。」他最后專門提醒眾人:「希望諸位多多考慮一下啊。」
免費閱讀.
dengbidwqq>shuyueepzguan
007zhuikereadw23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