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都坐定之后,司儀老喬治宣布審理開始,他們的代表就專門解釋了一番。
“我們村離這邊比較遠,之前也沒有被陛下管理過。這次冒昧前來打擾,主要是因為那邊也沒人管。”代表有些拘謹地說道:“我們和他們之前討論過幾次,但沒有讓大家都滿意的方法。兩邊的年輕人都很激動,已經打了兩回群架了。這么下去,早晚會鬧大,所以,我們趕緊過來,希望大王能給我們一個公平的裁決,幫我們劃分好水域和田地的問題。”
“是的。我這邊,大家也很激動。”對面人群前,穆勒村的代表也說道:“其實,我們兩個村子,之前的關系一直還可以。但最近因為新修水利的問題,住在河邊的村民們,起了一些爭執。我們想要自行調解,但河道的情況,不是我們能改變的。所以,我們也覺得,還是來這里上告一下比較好,希望陛下和諸位大人,能給我們一個解決的辦法。”
“《春秋》說,‘王者無外’。現在的領地疆界,只是因為我們能力有限,朝廷暫時可以保護的區域。疆域之外的地方,只要心向大明,依然是我們自己人。”旁邊,那個拿著筆的文官說道:“所有樂意接受我們的父老鄉親,都是大明的子民。你們也不用擔心我們會偏袒哪一方。”
他們說完,座位上的吳王也點點頭,立刻補充道:“就是這個意思。不過,大伙也看到了,我們吳藩,現在還是草創期,無論軍力還是民戶數量,都少得可憐。就算盡心去做事,也不是什么都能做到的。”
“所以,寡人得專門問一下啊。”他特意詢問外村的代表:“你們來之前,有問過管理你們的貴族么?他們是什么態度?如果因為寡人干涉這件事,和他們產生了矛盾,就得提早做好準備了。但現在,大部分兵將,都在四處幫忙修水利,還沒召回來。所以,如果真要管,也得先問清楚。”
“這個大王放心,我們那邊的老爺,根本不管這事,只會嫌煩。”外村代表這次不假思索地回答:“平時村莊之間,也經常有矛盾,但我們幾乎不會給領主說。因為找他告狀,讓他裁決也好,幫忙也好,都是得交錢的,否則他才不管。”
“對,我們之前那個伯爵也是。”穆勒村代表也贊同道:“不管是找他請愿,剿滅土匪,還是去城里打官司,請他出面裁決,都是得交錢的。而且他水平還不行,裁決的亂七八糟,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大家都不信服,過段時間又鬧了起來。這錢都白花了……”
“那其他領主呢?你們村直屬的騎士和男爵呢?教會又怎么說?”文官問道。
“我們村的騎士老爺是個忠厚人。”外村代表說:“他的意思,是我們只要能解決這個問題,把水的事情處理好,怎么辦都行。”
“當然,他也確實沒時間來管。他是個手藝不錯的泥瓦匠,前幾個月,就跟著施工隊,去布拉格干活去了。聽說這筆生意挺大,起碼得一年才能回來。這期間的事情,村里人自己商量著來就行。”
“這樣啊……”文官隨即記錄了下來。
總之,由于伯爵老爺不管事,騎士老爺打灰賺錢去了,村子現在正處于三不管狀態。就算進行裁決,給他們下達命令,也沒人會覺得自己的管轄權會被冒犯——因為根本沒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