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結束之后,吳王等人暫時休息了片刻,整理了下文書記錄,很快又開始了下一場。
這次,爭執雙方都是外來的村子,他們申訴的,也是宗教方面的問題。其中一個村子信奉羅馬公教教會,另一個村子則尊奉胡斯派。兩邊都指責對方信奉歪曲了的經義,還借著教派的能量,組織人眾,攻打自己。
他們這兩邊,打的還挺激烈。不過雖然已經動了手,大家還是擔心,如果事態繼續升級,讓兩邊的領主介入,很可能就會變成戰爭。領主帶著軍隊到來的話,不管是哪一方,肯定得被軍隊搶一通。到時候,就不是有倒霉蛋掛彩這么簡單的事情了。因此,他們也慕名而來,希望吳王能發揮自己的權威,進行調停。
對此,吳王等人也沒有推辭。他們沒有糾結教義和儀式之類的問題,反而一上來就仔細詢問起村莊的水源、土地和其他公私財產。果然,問了一會兒就發現,這兩個村子,一直對于附近新開墾的地區有爭執。
在阿勒曼尼地區,有大片廣袤的未開發森林。由于常年無人開發,森林十分茂密,里面還有各種猛獸,乃至逃亡的農奴和犯人之類。因此,周圍的普通人對森林多少有些畏懼,這里的很多民俗故事,都是圍繞著森林里的怪物展開的。
不過,就算再危險,也阻擋不了大家的開墾欲望。阿勒曼尼這邊,相比于法國和意大利,普遍比較貧困。哪怕有些地方,領主相對仁慈,限于自然條件和技術水平,大家的處境也不會好太多。所以,只要有閑暇,人們還是會努力砍伐森林,希望開墾出更多的田地,得到更多的收獲。
開墾工作是非常艱苦的。阿勒曼尼人的技術水平和掌握的工具,比東邊那些斯拉夫人強了不少,但面對成千上萬年積累起來的森林,依然非常力不從心。砍伐大樹需要不少力氣,而砍倒之后,清理那些低矮植物,以及深埋地下、盤根錯節的樹根。這些都得靠人力,慢慢清掃。要把這種完全的野地,開發成可以有效利用的熟地,有時甚至得花費多年的功夫。
因此,開墾出的每一片田地,都是汗水乃至血水澆灌出來。開荒者為了保護這份珍貴財產,也往往會拼上性命都不放棄。但是在這里,新墾地的所有權,卻反而更容易發生爭端。
不少地方,按照習慣,森林、山丘之類的地方,都是貴族的所有地。民間別說開墾,連進去打個獵都是死罪。但阿勒曼尼這邊,這種規矩也不是死的——因為這邊,大家實在太窮,基層貴族的日子往往也不好過,有時候他們自己都要帶頭開荒。
當地村民之間,經常會產生田地糾紛;小貴族之間,也會發生爭執;大貴族對于領地歸屬,也經常一團亂麻。有時候,貴族還會縱容村民去和別的村爭地,希望這樣能讓自己的收入也提高一些;有些人憋不住了,甚至會親自上陣,跟人干起來。再加上各種教會田產和上級領主的直轄封地,就更加混亂了。
這次的情況也差不多。名義上,是教義沖突問題,但仔細盤問了一圈就發現,是因為其中一個村子,隸屬于當地主教的封地。所以,沖突爆發之后,村民便向當地修道院求援,請他們來撐腰。
當然,對方也不是毫無辦法,畢竟,大家誰不是拜天父天兄的?難道天兄還是你們村的不成?所以,他們很快同樣找來一個修士幫忙。
修士指出,這年頭光教宗就有三個,誰知道你是聽哪家的?憑什么讓其他人也跟著你,去聽那家的話?于是,對面村子果斷決定改換門庭,宣布不承認對方修道院名義上的上司,也就是羅馬的教宗,而是認定阿維尼翁的教宗才是正統。所以,修道院的意見,也就失去合法性了。
不過,這地方畢竟山高教宗遠,無論羅馬還是阿維尼翁,都夠不到這邊。為了防止修道院耍賴動粗,村民又喊來了胡斯派的人來助拳。就這樣,一直吵到現在。
他們離這邊還比較遠,中間有十多天的路。之所以特意來這里,是因為聽說了這邊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