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榮譽稱號相當古老,據說古羅馬還是個城邦的時候,就有這類說法了。但其他人也給朱文奎說,民間一直有人覺得,這稱呼不太吉利。畢竟歷史上,羅馬的各種朋友,不是被吞并,就是撕破臉被消滅,從來沒聽說能延續多久的。
哪怕現在,這個名字也不見得多好聽。因為忽里勒臺大會往往不看對方的過往事跡,也不怎么關心他信譽和名望如何。只要進貢得多,就能領一個。這樣一來,很多名聲狼藉的商人和貴族,也搞到了這種頭銜,到處宣傳賣弄,甚至拿汗廷的大旗嚇唬別人。
好在,汗廷也好歐洲人也好,這方面的文化水平似乎不是很高。所以發了這么多了,至今也沒人質疑什么……
目前的成果,是朱文奎找脫歡走后門,幫喬安娜也弄了個“羅馬人民的朋友”頭銜,姑且也算還了人情了。只是喬安娜自己,還是有些不太滿意,不過暫時也管不上這么多了。
很快,朱文奎就組織助手們,把工坊收拾一下,帶上必要的設備和物資,運往碼頭。在那里,烏爾班等人先行上船,帶著貨物,和輜重隊一起,先去羅德島。他們這些東西,轉運比較費勁,就不跟著其他物資一起進倉,而是換乘大船,直接送到敘利亞。至于朱文奎自己,就稍晚些,和軍團一同出發。
郭康本來也是和他一個軍團,要一起出動的,但出發前,狄奧多拉堅持說,想要帶著郭康,在塞浦路斯轉一圈,看看她的莊園。到敘利亞之后,她還想去耶路撒冷轉一趟。
軍隊里,不少人對此有些憂慮,畢竟,因為女人而改變軍事行動計劃,不管古今中外,基本上都是和吃敗仗掛鉤的,從羅馬到塞里斯,例子太多了。把遠征當成度蜜月,怎么想都有些不太吉利。
但狄奧多拉表示,自己確實是去旅行的,不是打仗的,只是和大家順路而已。而且,她會趁著出行的機會,去收集莊園的產出,給遠征隊伍的所有士兵發些白糖,討個吉利,也兌現之前的承諾。這樣一來,軍團里就沒什么反對聲音了。朝廷那邊,也保持著沉默,算是默許了她任性一回。
于是,她又挾持著郭康,先一步,跟著第一批運輸隊出發了。
朱文奎本來也想改變計劃,一起跟上的。現在大家都越來越忙,所以他想趁路上的時間,抓住這個難得的閑暇,和郭康好好聊聊火炮改進的技術問題。但狄奧多拉說,郭康一路也有很多要忙,顧不上什么大炮的,婉拒了他隨行的要求。
朱文奎總覺得有些可惜,但讓娜女俠她們,也都勸他別硬跟著。他只好放棄這個計劃,準備先自己琢磨一下,有事情就之后再說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