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遠了不少,但是一路交通發達,補給也沒有問題。后者距離比較近,但這邊山區和荒漠很多,一路都缺乏水源,對大軍來說很麻煩。太巴列湖西邊那個山頭,就叫‘哈丁之角’,當年耶路撒冷王國的軍隊就因為缺水,在那里潰散覆滅。”他說道:“現在時間并不是很緊,我看還是前者比較好。”
大家對此都表示贊同,只有朱文奎好奇道:“不是說約旦河西邊,當初都是十字軍的地盤么。在自家領土上,怎么還能缺水潰散的?”
“這也不奇怪。”郭康說:“阿拉伯人和突騎施交戰的時候,也是在自家領土,還是在河邊給渴得潰散了。這種事情,歷史上還挺多的,不算特別。”
“這樣啊……”
朱文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就和大家一起,開始計算需要的補給數量和補充補給的位置。
不過他們這邊,工作還是相對簡單的。
敘利亞地區的羅馬領土,雖然控制時間不長,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半送來的,但依然稱得上穩固,采購物資也比較方便。
郭康一開始也不太理解當地人這種甚至有點過分的熱情,但在敘利亞行軍的時候,有人帶他去看了帖木兒當年留下的人頭塔。那座塔不算太大,不過沒有像京觀那樣覆土,而是一層土,一層骷髏,整整齊齊地壘起來,因此視覺效果頗為震撼。
據當地人說,這是帖木兒軍隊洗劫了附近的村鎮,留下來的,算是比較小的一個。附近最大的那座,在北方的阿勒頗。當時帖木兒派出使者到敘利亞,要求當地守軍投降,結果使者反而被守軍殺死了。帖木兒震怒,發兵打破城池,將城里兩萬多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殺死,首級堆成了一座巨塔。至今,城市外面,那座塔還在呢。
當地人似乎沒見過京觀,也是第一次見到人頭塔,因此直接嚇傻了。馬穆魯克蘇丹發現打不過,直接跑路回了埃及,西奈半島以北的各城,發現自己沒人保護,幾乎都投靠了紫帳汗國。
后來,埃及馬穆魯克雖然想過反攻,但這十幾年來,政局動蕩就沒停過。到最后,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當地領主,甚至敢公開對抗蘇丹。當地的馬穆魯克也已經實際獨立,最后干脆和埃及的蘇丹打了一仗,把他活捉了。
那次,依然是靠羅馬方面調停,才把蘇丹放了出來,但不久之后,蘇丹就被來路不明的刺客刺殺。此后,才出現了現在這個“埃米爾欽點哈里發兼任蘇丹”的詭異情況。
也是因為如此,雖然大馬士革以南的地區,紫帳汗國就沒有多少實際控制能力了。但行軍通過的時候,各地領主和商會依然十分歡迎,甚至熱情到了讓郭康覺得有些夸張的地步。現在隊伍還沒出發,就有很多商人找上門攬生意。軍團只要制定好計劃,提前派出軍需官,租用當地人的倉庫,就足夠完成任務了。
郭康一度覺得有些不對勁,不過之前一次宴會,哈菲茲喝多了,就給他們吐槽過當地人的這種行為。
哈菲茲說,他在這里帶兵,有挺長一段時間了,很了解這幫人的秉性。敘利亞和東邊的兩河、波斯人一樣,都是十分古老的族群,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自然,也就有了眾多經驗——多到只有專門研究歷史的學者,才能搞清楚這些問題,反正他自己是不懂的。
但是,這些人又很弱小,不怎么會打仗。他們的輝煌時期,已經過去太久了,現在沒有人覺得他們有什么戰斗力——包括他們自己。
因此,這些人就形成了一種奇怪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