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謀反都能打點掉啊?”脫歡驚訝道。
“大宋的設定就是這樣的。”郭康也懶得仔細分析了,回答道。
“和方臘等人不同,他們這些人,應該是真的沒什么想法。前后經營了二十年,也沒起兵對抗朝廷。后來,金兵南下,鐘相還響應號召,組織了三百人的義軍,讓他兒子鐘昂帶領,去汴京勤王。不過他們還沒趕到地方,徽欽二帝自己倒是先投降了。義軍紛紛散伙,勤王之事也不了了之。”
“鐘昂不甘心,又帶著本部老鄉,改道去東南,追隨康王趙構。這會兒他們不但不是反賊,還是從龍功臣,參加了趙構的繼位典禮呢。然而即位之后,趙構也不想抵抗金人,又把義軍解散了一回。鐘昂等人只能悻悻回家。”
“怎么感覺比波西米亞人都離譜……”脫歡無語道。
“當時就是這種情況么。”郭康攤攤手:“而且,雖然趙構想求和,但金人并沒有停下來。各路亂軍,也趁勢四處劫掠。”
“宋朝的團練使孔彥舟投降了金國,聚集了數萬人,都剃掉頭發,留起辮子,作金人打扮,一路南下。這可能是有記錄的第一支剃發易服的軍隊。但是,比起金人和漢奸,南宋朝廷更害怕民眾的武裝。義軍被遣散回家之后,鐘相等人警覺起來,沒有解散民兵,繼續進行備戰,結果反而又被人告發,說他非法抗金,把他抓了起來,發配編管。好在鐘相經常被人舉報,已經熟練了。很快就再次走后門,打點一番,又被放了回來。”
“金兵南下,進攻長沙時,知州唐愨升任安撫使,調集士兵,以及鐘相等人的民兵,北上抵擋。但宋軍常年武備空虛,雙方交戰之后,很快失敗,各部紛紛潰散,官吏也各自逃命。鐘相因為有所準備,受損不大,收攏士兵,準備繼續自保。”
“當地士紳卻認為,這伙人是個巨大威脅,于是主動開城迎接孔彥舟,指望他驅逐鐘相所部。鐘相氣急之下,終于正式打出旗號,自稱楚王,舉兵造反。孔彥舟的賊兵雖然嚇人,但戰斗力遠不如正規金兵。雙方交手之后,民兵橫沖直撞,亂打一起,辮子兵竟抵擋不住,直接大敗潰散,死傷慘重。孔彥舟僅以身免。”
“那這個亂兵頭子,他到底是哪邊的?南宋還是金國的?”脫歡追問道。
“兩邊都認他。”郭康說:“南宋其實不在意他是哪邊的。他能鎮壓百姓,朝廷就樂意給他封號和支持。”
“不過,這人的敵人,也不止百姓。逃回老營,收攏士兵之后,孔彥舟認為,當地所有人都不可靠,因此縱兵屠戮。地方士紳們這時聚在府城,還想勸他替大家出頭,趕緊攻打農民軍,結果也都被他殺光了。”
“這之后,孔彥舟不敢輕敵,開始認真設計。而鐘相父子軍事經驗不足,最后遭到突襲而敗死。他們的教眾,投靠了更早起兵、抵抗也更堅決的楊幺。楊幺被岳飛擊敗殺死之后,這些人又被岳飛收編。”
“岳飛后來也被朝廷冤殺,而孔彥舟則一直在金國做官,因為納自己親女兒為妾而出名,最后得以善終。臨死前,還在給完顏亮上表,指點他如何南征。”
“岳飛得到平反之后,他的孫子岳珂收集史料,記錄相關的事件。岳家軍里,有一半的士兵,都出自鐘相、楊幺所部,因此,他們的資料,也比其他各支勤王義軍和造反者,要詳細不少。”
“雖然在世界兩端,文化差異巨大,但有些事情,還是很相通的。”郭康攤攤手:“了解這些,我也就能大概猜出胡斯派底層教眾的結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