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和脫歡等人經常說這些,但郭康也不確定,他們自己能做到多少。而且埃及這邊的情況,和中原的差距實在太大。目前看來,他們也只能繼續試試。
商量完這些之后,郭康就回去準備其他事情。王大喇嘛確實和他自稱的那樣,早就跟教會方面知會過,把接下來的各種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在郭康完成開羅這邊初步安排的同時,他的助手吳翰,以及教會代表彼得神父等人,結束了在敘利亞的收尾工作,正好也到了亞歷山大。而來訪的其他各教派使者,以及隨行的客人們,也都陸續趕到了。
于是第二天,郭康就把民政工作交給了脫歡等人,帶著喬安娜和兩個騎士團的代表,前往亞歷山大港。
除了來訪者,國內派來的后續人員也已經到了不少,現在正集結在碼頭區。郭康便準備先去那邊,和他們碰個頭。
在城外,他們一行就遇到了來迎接的人員。除了自己教會的人,和管理城市政務的幾位官員,喬鋒和孫十萬,也出現在了這里。
眾人寒暄之后,郭康看到喬鋒后面跟著一大幫人,便主動問道:“這些都是要參與會面的學者么?”
“有些是我們的學者,有些是商人和銀行家。”喬鋒介紹起來,首先走到帶頭的一個老人旁邊:“這位是卜列東教授,你應該也認識吧?”
“是的。我們之前在米斯特拉斯見過,后來我還去君士坦丁大學聽過他的講座。”郭康主動伸手和他握了握:“見到您很高興,您在佛羅倫薩過得還不錯吧?”
“承蒙諸位照顧,在那里的講學還算順利。”卜列東有禮貌地答道:“這次美第奇先生邀請我們來這邊幫忙,想要促進兩個教會的合作,我們就來幫忙了。”
“感謝。有空我還想請您再回老家坐一坐呢。”郭康笑著說。
“哎,我跟那些‘斯巴達人’,相處的不太融洽,還是不給您添麻煩了。”卜列東搖搖頭:“能給諸位幫上忙,老夫就滿足了。”
郭康也不勉強,點了點頭。
卜列東是個資歷很老的哲學家,出生在14世紀50年代,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了,是現在柏拉圖哲學的領頭人物之一。
他認為,如今流行的亞里士多德哲學已經開始變得陳腐,需要進行改革。因此,他反對如今主流的經院哲學理論,推崇柏拉圖的著作。他的本名其實叫“格彌斯托士”,卜列東這個名字,就是因為敬仰柏拉圖,特意取的近音詞。
他的學說,對西歐影響很大。后來,他本人也受到喬安娜的大哥科西莫的邀請,前往佛羅倫薩講學。因為卜列東和他的追隨者都崇尚柏拉圖,他們還特意開辦了學園,模仿柏拉圖開壇授徒,并且把大量希臘文著作翻譯過來,給學生們講課。
在他之前,西歐從希臘和阿拉伯地區引進的作品總數不多,大部分都是教會自己搞來的神學、數學之類的著作。而他和他的弟子們,則把大批文學和哲學作品,一股腦地帶到了意大利的世俗社會,最后傳遍了整個西歐。因此,對于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想變化,產生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