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郭康還是覺得,有的是其他更值錢的東西。他在修道院里的實驗室,就一直缺錢。各種研究,像是無底洞一樣,把教會撥款、他自己的零花錢,乃至幾個安達友情贊助的費用,都給吞得一干二凈。所以,只要能省錢,他一般都盡量省一點。修道院里,也沒有什么藝術裝飾。
所以,他也只能禮貌地和對方握握手,表示期待他的作品。
不過,旁邊的孫十萬,似乎受到了啟發。
“貴城有這么多能工巧匠,可謂是文教興盛了。”他主動問喬鋒:“既然雕刻手藝這么高超,我也想出點錢,請他為我大元歷代的名人塑像。也和這邊一樣,用于公共場所的展覽,以示不忘故國。不知閣下覺得如何?”
“我沒意見的,只要他工期排的過來就行。”喬鋒回答:“你們有多少訂單?”
“先做個圣武皇帝的雕塑,看看效果吧。”孫十萬想了想,說道。
“這是哪位啊?”喬鋒沒聽明白。
“這是成吉思汗的謚號。”孫十萬告訴他:“自從太廟建成之后,世祖就追封曾祖父也速該為神元皇帝,祖父成吉思汗為圣武皇帝。之后的列位先帝也都有追謚。正式場合,我們都會如此稱呼的。”
“哦哦,這樣啊。”喬鋒立刻點點頭:“我記得他有畫像的,那應該沒問題。大元的文教,也很興盛啊。我還以為自己讀了不少書,但這謚號,我之前都沒沒怎么聽說過。”
“咱們又不是禮部的官員。看歷史的時候,知道是哪個人就行了。”郭康特意安慰他一下:“不然,就元朝那個稱號、官職的堆迭水平,得背大半天才能記住。”
“而且,謚號的重復也很多,記這個容易弄混。還是按照不容易混淆的名稱最好。”他想了想,補充道:“我記得,這個神元皇帝,是北魏的祖先拓跋力微;圣武皇帝,是拓跋詰汾。這些,都是元朝直接抄北魏的吧。”
“不不不,怎么能叫抄襲呢。”孫十萬一聽,連忙擺手說道:“這是我們……借鑒一下他們的經驗而已。建立北魏的拓跋鮮卑,也是源于室韋之地。有人說,這兩個詞就是一個來源。世祖應該就是想參考北魏故事,看他們是如何融入和治理中原的。這些追封的謚號,也是致敬人家的吧。”
“……好吧。”他堅持這么解釋,郭康也不好繼續說什么,只能作罷了。
和大家都見了面之后,郭康便囑咐隨行人員好好招待客人。按照日程,學者們和騎士團的代表們,要去和公教使團先會個面,而郭康也要去見其他人。于是,眾人就相互告別,各自散去了。
“你們帶來這么多人啊。”路上,郭康對喬鋒說;“王師傅給我說,這次沒有什么辯論或者正式會談,單純就是讓大家碰個頭的。其實也沒必要把學者們都拉過來。”
“那只是表面上的說法吧。”喬安娜在旁邊插話道:“這話的意思,應該不是不辯論,而是不會舉行公開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