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兩個領頭的人之外,還有不少隨行人員。其中一些,也是郭康有所了解的。
準備參加宗教大會的,除了卜列東,還有其他幾名學者。
和他并排的一位老人,是著名的神學家曼努埃爾·克里索洛拉斯教授。安東尼奧的爺爺開辦學園的時候,請來的第一位講授希臘文學的大師就是他。據說,他是七百年來,北意大利第一位系統傳授古典文學的人。因此,他在意大利的弟子也為數眾多,頗有影響力。
原本的歷史上,他后來接到了母國的任命,作為巴列奧略王朝的使者,參加西吉斯蒙德主持召開的康斯坦茨會議,但在半路上突然去世,沒能完成趁著大公會議的機會,向公教世界請求援軍的任務。
不過在這邊,雖然西吉斯蒙德依然努力召集大會,試圖結束公教教會的大分裂,去年也已經在康斯坦茨商定了大會的議程,但由于紫帳汗國的存在,導致眾多僧俗人士,都更加搖擺、觀望。
現在的君士坦丁堡方面,根本不需要西方的增援——甚至經常想要主動打他們。因此,克里索洛拉斯也沒有得到使命,還在佛羅倫薩、威尼斯和羅馬等地,巡回講學。郭康看他這樣子,還挺有精神的,也不像有什么疾病。也不知道他在康斯坦茨的突然身亡,是不是真有什么陰謀論的東西……
他們兩人也都帶了不少學生過來。卜列東身邊的年輕人,叫庫爾特西奧斯。在郭康印象里,他早年也是和老師一樣,屬于支持各教會融合的神學家。不過到了后來,可能因為對西歐人過于失望,他開始轉向反對公教教會。
而他最出名的神學成就,還不是與公教教會的相互辯論,而是面向天方教的時候,聲明自己信仰的核心,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因為他是1453年之后,第一個被任命的牧首,經常去回答穆罕默德二世和其他奧斯曼人對于神學方面的疑問。
這會兒,他還只是個學徒。不過,按照紫帳汗國確定的宗教方案,今后這方面的工作,估計也是少不了的。
另一個年齡稍大的學生,是特拉布宗的貝薩里翁。和老師不同,他更主張調和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雖然年輕,但他在意大利也有了名聲,尤其是在宗教界。
按歷史發展,他今后應該會更有名氣——貝薩里翁主張節制欲望,改革過于腐朽臃腫的教會,這個理念很合乎如今公教教徒們的希望。再加上他學識淵博,品德也好,在教會內外贏得了眾多本地人的支持,以至于他一個希臘人,在意大利當了主教。
當時,羅馬城里,奧爾西尼和科羅那兩個家族爭斗不休,很多人,乃至高級教士,都對此十分厭倦。因此,他一個外人,反而兩度被推舉為教宗候選,不過因為法國人的反對,沒有成功。
作為補償,教會任命他遙領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由于大家都認可他是立場中立的忠厚長者,之后的各種重要儀式,包括推舉新教宗,也都讓他來主持。總之,也是個很靠譜的人了。
除了他們,還有一些神學和哲學學者,也隨團來訪。喬鋒說,他們都是支持東西兩個教會合并的人,所以也一起趕來了。
“隨團人員里,還有一些是我們城市的藝術家,也一起來這邊采風了。”他說著,又給郭康等人介紹道:“這位是多納泰羅先生,我們這里最杰出的雕塑家。不知道您有沒有見過他的作品。”
郭康對于藝術其實不太懂。娘娘廟那邊,倒是有不少壁畫和雕塑,教會也定期組織藝術家進行比賽,選取優勝作品,送往各地教堂,作為陳列。按王大喇嘛他們的說法,通過藝術品,能夠讓信眾最直觀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所以這筆投資,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