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他是怕咱們殺多了。”朱文奎尋思了片刻,評價道:“他思維方式跟咱們不太一樣的。不知道為啥,感覺他好像在理論上,特別回避‘殺’這個解決問題的選項——而且只是事前的理論上。”
“對,真自己上場,直面實際情況了,他反而容易上頭了。”脫歡也吐槽道:“上次在大都,明明就是他自己先控制不住,硬要去殺豪強。那回死的人,比我父汗繼位之后幾次大案,加起來都多了……”
“我給他說過,他給的理由是,要么徹底掃清,要么就不要殺人,免得引發更多問題,留下后患。”朱文奎說:“他覺得,地中海這邊的勢力,根本沒有清理一個文化、一個族群的能力。”
“我記得他還舉過一個奇怪的例子,說有個阿勒曼尼國王,統一了手下各路諸侯,還想統一整個歐洲。那會兒,他的國家,有將近4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大約七千萬日耳曼人國民。”
“但是那個時候,歐洲的總人口也很多。所以最后,他看似兇狠強悍,卻對外打不過斯拉夫人,對內清理不了猶太人。還得罪了眾多勢力,最后空耗國力卻一無所獲。所以,還是要清醒一些,不要在有其他選擇的時候,盲目動手。”
“我也聽他說過,不過我覺得這人也挺菜的——起碼跟我們羅馬的先賢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脫歡也想了起來,評價道:“公里這個單位,咱們的量器冊子有提過。48萬平方公里看起來大,其實連現在的阿勒曼尼聯盟都沒有覆蓋。人口也是一樣,在那個世界觀設定下,根本不夠用。”
“一個有能力的國王,至少得先擴充實力吧?當年越王勾踐為了反擊吳國,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積累了足夠的力量,最后才一舉成功。阿勒曼尼王國難道連二十年休戰都擠不出來么?”
“我記得在這個寓言的設定里,阿勒曼尼的蠻族武士還是挺能打的,還會和古代傳說里的炎黃蚩尤一樣,驅使虎、豹、象等猛獸戰斗。試想,要是他的實力翻一倍,有96萬平方公里領土,和一億四千萬日耳曼國民,那就指不定是誰贏了,至少不會對付不了猶太人吧。而如果這都達不到,我覺得,那就是執政者的能力問題了。”
“是的,說到底還是實力問題。”朱文奎贊同道:“要是更夸張點,加個零,假設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和十四億日耳曼人,不是想蕩平誰就能蕩平誰了么?還需要避諱什么呢?難道其他人還會有意見?可見,這終歸還是個實力問題。但他不知道為什么,就是不想考慮這種理論可能。”
“估計是蠻族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組織這么大的國家吧。”脫歡說:“我和郭康安達聊天的時候,就一直覺得,國家的土地和人口,視文化的不同,應該是有不同上限的。超過之后,即使紙面上擁有,也沒法進行實際管理了。蠻族國家的這個上限,肯定沒有這么高。”
“換做咱們那邊,就沒什么問題了。你看元滅西夏,明滅大理,都做得挺好。”他舉例道:“有這種經驗和組織能力,其實就可以實現了。”
“也不能這么說。”朱文奎連忙辯解道:“斷絕大理文化,是元朝干的。潁國公在報告里說,據現場查證,這些文獻典籍,自元世祖入大理以來,就陸續在長期的兵災中損失流散,并不是明軍故意所為。和西夏一樣,其實都是被元朝毀滅的。這些文件,在我太爺爺的實錄里就有記錄,我家還有一套呢。”
“啊?這也能怪元朝啊?”脫歡驚訝道:“不是,這里也不是大明,你也不用這么積極……”
“那元世祖也沒反對。”朱文奎強行辯解道。
“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