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專門稱贊說,最近發現唐賽兒的組織能力,越來越爐火純青——看起來,都要有康兄弟一半的水平了。
結果,唐賽兒卻更不高興了,還對朱文奎說,你這么喜歡他,怎么不跟他結婚去。朱文奎傻了眼,一下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好。后面也不敢說這些事情了。
好在,他們的這些波折,沒有對戰爭本身產生影響。
而唐賽兒手下的騎兵,比她自己預料中的還要積極戰斗。
戰斗中,她其實沒有敢把波西米亞貴族騎兵放在關鍵位置。列陣的時候,在他們右側,是效忠吳王時間更久、已經參加過幾次局部沖突的德意志騎士們。在他們左邊,則是黎利、格萊等人率領的各路雜牌騎兵,以及胡斯派“孤兒軍”的騎兵隊。雖然這些人要么是雜牌,要么數量很有限,但他們在戰場上負責的角色,其實比中間這一大坨人要更加重要。
不過,看到黎利等人主動去被敵人包圍,波西米亞貴族騎兵居然激動了起來。
他們似乎是認為,敵人已經得手了,而自己這邊,因為指揮不順,沒有及時下達命令。而唐賽兒在戰前,也沒有事先規劃好這個戰術——和杰士卡不同,她其實不太喜歡什么都制定計劃,然后有板有眼地去執行。因此,著急中的波西米亞人,一邊派人去追問唐賽兒什么情況,一邊沒等那邊命令下來,就主動沖了過去,要和波蘭人拼命。
這下,唐賽兒原本預定的包抄計劃,就徹底被打亂了。在她讓出擊的時候,本來也準備調動其他人,開始進行外圍包抄。因為她認定,一直在挨打受氣的波蘭人,不可能放棄吃掉明軍一部的機會,肯定會群起攻之,希望咬一口再走。趁這個時間,他們就可以從更外線,反過來包圍敵人。
而這個博弈的核心,就是黎利和波蘭人,誰能撐得更久。
對此,唐賽兒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黎利帶的那伙人,雖然馬術水平不太行,但他們騎馬本來就只是為了戰場機動。到地方之后,會立刻下馬作戰,發揮步兵的密度和突破優勢,主動攻擊,攪亂敵人。這些人的堅韌程度,也是她做出判斷的倚仗。
而黎利本人,對于這種圍攻,也很有經驗。他當年在東方的時候,就天天被明軍堵著打。就這樣,被人追了一年多,最后被打得逃進林子里,快成野人了,也沒有被干掉,反而成功逃脫,和爪哇那邊建立了聯系。在唐賽兒團隊里,也是“耐打王”這個級別的了。
因此,唐賽兒其實也不太擔心,他那邊會出問題。
但現在,因為波西米亞人傾巢而出,戰線一下又混亂起來。本來準備去圍攻黎利的波蘭-立陶宛騎兵,紛紛朝他們撲過來。
波西米亞騎兵人多勢眾,兩個巨大的楔形陣幾乎一瞬間就奔涌而出,撲向敵人。但對方也立刻成群結隊地轉向,然后快速形成橫隊,徑直攔住了他們——領頭的一眾波蘭人,根本不怕波西米亞騎士,反而大聲謾罵,蔑視他們。兩邊很快都上了頭,全都廝殺在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