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擔憂下,周圍的其他幾支騎兵也連忙后撤。連帶著,前來阻擋唐賽兒她們的敵人,也松動了起來。
雖然帶隊的軍官大聲喝止,但還是有人在往后跑。最后,整隊人都跑了個干凈。尤其是立陶宛軍隊里那些雇傭來的斯拉夫人市民騎兵,本來戰斗意志就不是很強,見到這種情況,立刻開始跑路。
唐賽兒也沒有追擊。她又讓炮兵趕緊裝車轉移,然后折向戰場右翼,從背后攻擊敵人。
炮兵們告訴她,之前的交戰里,他們太靠前,馬匹損失了不少,可能跟不上了。要不要放棄一些火炮,集中運輸另一部分。唐賽兒想了下,說不用。
她把梁老二找來,讓大家擠一擠,勻一點馬出來。很快,一些騎兵就跳下自己的馬匹,拿走了武器,然后把馬給了炮兵。雖然有些人頗為不舍,還有人覺得戰馬給人拉車有點大材小用,但在梁老二的催促下,眾人還是立刻完成了命令。
那些放棄坐騎的人,都就近騎上同伙的馬匹——就是編制里,最小的那個“伙”。這下,連“孤兒軍”騎兵都覺得有些奇怪,說你們怎么模仿起圣殿騎士團來了。不過,唐賽兒說,短途行動的話,馬馱著兩個人也沒問題的,反正目前的主要任務是跟上速度。她要求大家,如果遇到擋路敵人,就下馬步戰沖鋒,盡快擊潰他們。現在,孤兒軍繼續當騎兵,而她們這邊來當步兵。有人阻擊的話,三個兵種就輪流向前滾進,盡快實現突破。
雖然看起來很是奇怪,但她的手下,對此早就習以為常,很快就繼續開始行動了。
他們沿路遇到的敵人,不少都開始往后跑。但不久,也遇到了一支更堅定的波蘭騎兵。兩邊剛一碰面,梁老二就帶人沖了上去。
在場的歐洲士兵,第一次見識了這種打法。他們那些“騎兵”,小跑著向前方迎過去。等兩邊的距離還有五十步,波蘭人已經開始加速沖鋒,后面的那些“蹭馬”的人就熟練地跳下馬背。騎馬的人立刻放槍加速,而跳到地上的人也拿起長槍,跟著騎兵,全速向前奔跑。
騎馬的那些人首先和波蘭人交鋒。雙方的戰馬,同樣相錯而過,一瞬間,兩邊就有好幾個人飛了起來。而和其他陣型不同的是,這次,兩排騎兵之間,還夾了一排步兵。他們幾乎正好擋在波蘭騎兵前進的道路上,而且距離只有十多步遠,甚至依然還在跑步前進,迅速拉近距離。
很多波蘭人都沒反應過來,只能趕緊收回剛才交鋒時刺出的長矛。但這些步兵距離騎兵線太近,而且面對奔馳而來的敵人,居然不躲不閃,甚至主動對著敵人沖過去,揚起長矛就刺。
戰陣之間,立刻傳出一陣人的慘叫和馬的嘶鳴聲。長矛折斷、盔甲破碎的聲音,也此起彼伏。不少人被高速奔跑的騎兵撞得都倒飛了回去,但波蘭騎兵的前鋒,居然就這樣,被他們硬生生攔了下來。
平心而論,塞里斯人其實才是真正的“超長槍”愛好者。唐賽兒的這些教內“老兄弟”,使用的幾乎都是一丈八以上的制式大槍,比騎兵那邊還要長出不少。而用步兵主動沖鋒,和已經沖鋒起來的騎兵對撞,自元末以來,也是個大家都了解的通用解法了。何況這次,已經有騎兵在前面,替他們擋了一下了。
但這種景象,就和剛才那些火炮一樣,明顯對其他人造成了很大沖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