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今夏的行李箱泡湯了,于小珊便好心提議先穿她的。奈何兩人身型懸殊,穿上她的衣服,這位支教老師像披了只麻袋。
白t大褲衩,和她設想的職業形象相去甚遠。
換下來的男士夾克搭在椅子上,于小珊沒忍住多看了兩眼。
祝今夏解釋了衣服的來源,她仍在納悶地盯著夾克。
奇怪,怎么好像在哪見過
但也沒多想,等祝今夏換好衣服,于小珊看了眼窗外,“今天周日,一會兒學生就返校了,趁他們還沒回來,我帶你熟悉一下環境。”
沒想到繞場一周,祝今夏就打起退堂鼓來。
非她嬌氣,眼前的狀況實在一言難盡。
第一重困難是水源。
山區沒有自來水系統,于是學校靠水吃水,引來對岸的江水,灌入操場旁邊的蓄水池,未經過濾,池子里長滿青苔,泥沙遍布。
講究點的老師會挑水回去,燒開了喝,不講究的就和學生一樣,直接飲用。
此外,學校也沒有澡堂,所有人都在這里洗漱。
注洗漱洗臉刷牙。露天場合,沒法洗澡。
“那洗澡怎么辦”
“等到放假,回家再洗。”
“一星期洗一次”祝今夏難以置信。
于小珊搖頭,“不是一星期,是兩星期。”
山區不似城市,這里的孩子上學堪稱跋山涉水,家里條件好點的有摩托車接送,大部分都是靠兩條腿,為減少交通成本,學校兩星期才放一次假。
“那老師們呢,他們怎么洗”
“本地人住得近的,隔三差五騎車回家洗,外地人就燒水抹抹身子。想洗個痛快澡的,也能去鎮上的澡堂,那里有木桶浴,三十塊錢一次。”
于小珊又想起什么,笑道“啊,還有,離這不遠有個天然溫泉,之前有老板開發,后來不了了之,倒是便宜了我們。就是洗的時候需要人望風,不然洗的正高興,有人闖進來就不好了。”
讓一個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城里姑娘,每天自己挑水,咬咬牙也能做到,但直飲江水,大夏天的不能洗澡,祝今夏無法接受。
第二重困難餐食。
藏區的小學不僅是義務教育,連同餐食住宿都由學校負責,也因此,食堂只學生的飯菜。
“那老師們上哪吃飯”
“都在宿舍里自己解決。”
“哪來的菜”
“有摩托的老師,每個周末會去最近的鎮上采購,順便幫沒車的老師帶回來。”說到這里,于小珊挺起胸膛,“放心,以后你的菜就包我身上了”
“謝謝你啊。”祝今夏緩緩道,“問題是,我不會做飯。”
“”
“”
情況不妙
于小珊有點慌,校長把接待新老師的任務交給她,可別還沒上任,人就跑了
她趕緊轉移話題“夏老師”
“我姓祝。”、
“咳”于小珊猛一咳嗽,“我是說祝老師,要不我們先去看看住的地方”
宿舍倒是無可指摘,老教師宿舍已滿,學校將新建的小樓安排給祝今夏,樓里不僅有雪白的墻壁,還有大理石地磚,據說是市里一所對口小學援建的。
唯一的問題是
“我一個人住”
整棟三層小樓,孤零零立在食堂后方,前不見人,后方是江。她已經可以清楚想象到,時至深夜,整棟樓只剩下她一個人時,會是怎樣的場景。
越參觀,越后悔。
但來都來了,難道還能打道回府
祝今夏一路都在心理建設,直到從宿舍出來,于小珊帶她找廁所。
學校沒有獨立衛生間,共用一個公廁。低矮的平房外,墻壁斑駁脫漆,左右各用紅漆寫著歪歪扭扭的“男”,“女”。
即使從宿舍出來,繞了大半個學校才抵達;
即使大老遠就聞到了難聞的氣味;
祝今夏也還在自我安慰,以往旅游找廁所,臟亂差的也見過不少。
她屏住呼吸,鎮定地走進去了。
半秒鐘后,一道閃電沖出來了。
夏天。
旱廁。
沒有沖水系統。
小孩們新陳代謝旺盛。
便池里排泄物堆積如山。
那道閃電從于小珊身邊掠過,頭也不回沖出十來米遠。
于小珊懵“哎,你就上完了”
不上了。
憋死她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