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怔,“你怎么知道”
“大名鼎鼎的學神,不熬夜寫論文,難道和我們凡人一樣熬夜打游戲”他笑起來的樣子還是個少年,“我是三班的,我叫衛城。”
在那段按部就班的歲月里,衛城帶來了不曾預期的澎湃,祝今夏迎接了姍姍來遲的少女情懷,連同青春期也不曾有過的叛逆。
眾人當然是不看好的,一個是處處拔得頭籌的學霸,一個是逃課打游戲的學渣。
祖母尤其反對。
愛情這回事,原本只是一點點心動,任由它肆意生長,也許風吹雨打,自己就滅了。可一經反對,反而拔地而起,迅速長成參天大樹。
直到最后祝今夏才意識到,當所有人都反對他們在一起時,就已經證明兩人是真的不合適,肉眼可見的不合適。
但她明白的太晚,當她清醒時,已經咬牙堅持了很多年。
那些年里,因為不肯承認自己錯了,所以她像鞭策孩子一樣,推著衛城努力,可他生于優渥健全的家庭,和大部分男性一樣,就是比同齡女性晚熟。于是她痛苦,他也痛苦。
畢業時,衛城有需要補考的科目,好死不死是英國文學史。換做祝今夏,裸考也不在話下,但衛城課都沒上幾節,全在峽谷鏖戰,臨時抱佛腳也抱不過來。
為了幫他拿到畢業證,從不求人的祝今夏找到院長說情,被人仰望四年,到頭來還是為了衛城把頭低了下去。
畢業后,衛城找不到工作,一是生性羞赧,不善言辭;二是遇難則退,輕言放棄。最后是保研的祝今夏幫他做簡歷,找招聘信息,陪他去面試。
后來,衛城長期在國外做翻譯,為結束異地戀,祝今夏提議不如回國。
可辭職回來的衛城眼高手低,在家待業兩年。
那兩年里,祝今夏一個人補貼家用,一個人貸款買房,一個人頂兩個人用,在這座城市扎了根。
祖母埋怨她找了個沒用的男人。
衛城的父母責怪她,好好的工作不讓他干,非要他回國,這下好了,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活兒。
祝今夏不是沒和衛城談,但他久不工作,昔日同學又盛傳他“吃軟飯”,自尊心受挫后一談就炸,連連冷戰。
就連那時候,祝今夏也沒有放棄過。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熬過那兩年的,好在有家中的幫助,衛城終于找到了體面的工作。
眨眼就要二十九歲,身邊的人大多已結婚生子,長輩也開始催促他們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無可無不可。
和以往一樣,為著身邊人的期望,祝今夏朝著新目標出發了。
她一邊埋頭忙于手頭的科研論文,一邊按部就班準備婚禮,直到去年冬天,某個夜里,寫完論文的她回到臥室,發現衛城沒開空調,也忘了給她留電熱毯。
他呼呼大睡著,她失神片刻,踱步至客廳,環顧四周。
日子好像過了很久,又好像一直停在原地。
書房的電腦屏幕還亮著,衛城熱衷于打游戲,每晚都待在這里,就連睡覺也掛著機。
餐桌上堆滿餐盒,算算日子,明天阿姨該來做清潔了,這堆外賣起碼攢了一星期。
打開冰箱,里面沒有任何新鮮蔬菜,滿是可樂雪碧氣泡水。冷藏室里只有一盒凍肉,生產日期也在半年前。
祝今夏拿著那盒凍肉,在原地靜默了好一會兒。
她在年初申請了國家級課題,半年來一直忙論文,一時竟想不起這小半年來,她和衛城有過什么交流。
除了婚禮事宜,他們還說過些什么
記憶里,除了“我上班了”,“我回來了”,“在食堂吃過了”,似乎就沒有過別的對話了。
廚房成了擺設,永不開火。
周末好不容易出趟門,也不過是例行公事,地點是家門口的商場,潦草地看場電影,吃頓晚飯,回家后就“分道揚鑣”,一個坐進書房玩電腦,一個鉆進客房寫論文。
衛城打游戲開黑時很吵,祝今夏選擇避其鋒芒。
于是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
她起床上班時,他早已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