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之世,高祖皇帝募板楯蠻定三秦,見“巴渝舞”而喜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
后漢時,板楯蠻多次東征西討,他們以長戈、木盾為武器,驍勇善戰,號為“神兵”。
馮大司馬起家之初,也是得到了王平召集的板楯蠻的幫助。
這個年代,講究的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同鄉編入同一隊,最正常不過。
這就導致了軍中大大小小的山頭,形成了不同的抱團,這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
丞相平定南中,馮某人再興漢中以來,再加上大漢的漢夷如一政策,不少南蠻和板楯蠻的部落已經算是漢粉。
又因為他們作戰勇猛,聞戰則喜,以戰死為榮,這些漢粉部落一直都是大漢步軍的優質兵源。
這些都叫熟蠻。
可惜因為歷史的原因,后漢中后期對蠻夷的錯誤政策,曾經導致漢中周圍的板楯蠻屢屢反叛。
最大的一次叛亂,甚至打到了漢中南鄭。
所以想要重建信任并不容易。
靠近漢人城池周圍的熟蠻還好說,但分散在巴山巫水的生蠻部落又何其多?
馮大司馬再牛逼,也不可能對藏在深山惡水的那些茫茫多部落進行直接管理。
想要做到這一步,還得等到近兩千年后,讓世上最大,同時也是最具有執行力的政黨,以舉國之力來搞才行。
就算是南中那邊,經過這么多年的治理,大漢官府的政令,也只能是影響各個城池以及官道周圍。
王平就是大漢在板楯蠻那邊的代言人,正如五部都尉是在南中的代言人一樣。
以王平現在的身體狀況,由不得馮大司馬不早做準備。
本來王平之子王訓是最合適的人選,同時王訓也是馮大司馬的死忠。
可惜其人志不在領軍,或者說,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從軍,這些年一直在涼州當長史。
將來估計還會當一當涼州刺史,也算是給馮某人的基本盤看家。
這么看來,王含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所以馮大司馬對王含說這些話,不是因私廢公,而是想要通過王含繼續影響乃至控制板楯蠻。
王含乍然聽到這個話,臉上先是露出意外的神色,接著又是有些不敢相信,最后這才不顧身著甲衣地匍匐下去:
“大司馬既有命,某就算是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
透露了一下自己以后的打算,馮大司馬沒有過多停留,從孟津渡過大河,到達雒陽。
如今姜維正在兗州攻城略地,鎮守雒陽以及提供后方支援的,乃是柳隱。
馮大司馬的到來,不但給了想要回轉雒陽的姜維繼續收復兗州的信心,同時也讓柳隱精神大振。
說實在話,偽魏在許昌增加兵力,柳隱還沒有那么大的壓力。
但天子突然說要準備到來,卻是讓他壓力大增。
現在好了,大司馬來了,實在是太好了!
“末將拜見大司馬!”
“軍中不必如此多禮,陛下有沒有消息傳過來?什么時候到?”
馮大司馬沒有過多廢話,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
他也沒有必要跟柳隱過多客套,一來身份,二來柳隱也算是他推舉給丞相的,算得上是半個自己人。
“回大司馬,陛下已過了舊關,估計最遲明日,就會到達新關。”
馮大司馬點點頭:
“我來不為別事,陛下之事,交給我。剩下的事,以前你與鎮南將軍是如何商量的,一切照舊。”
柳隱聞言大喜,再次行禮:
“末將遵命!”
大司馬,真是體慰下屬,及時雨是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