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談話
“明文,這里,這里!”
大漢天子劉阿斗人還在車里,光伸出個腦袋,對著前來迎駕的連襟連連揮手,滿臉的欣喜之色。
這一次擺駕雒陽,有些過于匆忙,故而天子車駕儀隊皆是從簡。
若非有甲衛隨行,光看車駕倒像是哪個富貴公子出游。
雒陽這邊的接駕,同樣也是從簡。
反正前方戰火未息,想來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漢天子確實不介意,非但沒有介意,看自家連襟居然站在最前面,反而顯得非常高興。
甚至當著所有人的面公然對著連襟打招呼:
“快過來,快過來!”
雖然大伙早就知道天子對大司馬最為寵信,但看到天子如此當眾毫不掩飾對大司馬的親近,仍是讓所有人不禁為之側目。
看陛下這模樣,怕是恨不得讓大司馬上了龍攆同駕啊!
馮大司馬聽令上前,只待他走到車駕跟前,還未開口,劉阿斗就迫不及待地伸手,作勢要把自家連襟拉上車:
“快來,久不見明文,在長安又日日聽到你在河北傳來捷報,只恨不得長了翅膀飛到河北,看你如何運籌帷幄,殺賊平亂。”
馮大司馬有點尷尬,眼色示意左右有人:
“陛下過譽了。”
劉皇帝卻是渾然不覺,連連擺手,眼中放光:
“前番只看你駐兵于井陘,朝中不少人皆道太行險要,河北又是偽魏起家之地,兵糧充足,只怕不能一戰而定。”
“更有甚者,說大軍在井陘與叛軍相持不下,徒耗糧草,府庫有空虛之憂,不若暫且退兵,日后再議。”
“幸有尚書令費公一力反對,只言孫子有云: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
“戰事正鏖,豈有突然下令退兵之理介時不敗而敗,誰之過耶”
“退朝后我去看望養病的大將軍,大將軍亦言:觀我大漢,善用兵者無有過大司馬。以不善訾善,與盲者導明途何異徒為智者哂耳。”
“吾覺得深為有理,說朕既已賜大司馬節杖,讓大司馬節制天下兵馬,平叛逆賊,收復河北,豈有半途而廢之理這才算是把那些異議壓了下去。”
“后來明文你果然不負眾望,河北大捷連接傳來,明文你不動則已,一動則如雷霆霹空,讓人震驚之余而手腳無措。”
說到這里,阿斗連連拍著車轅,大笑起來:
“你是沒有看到,當時朝中諸臣的表情,特別是那些勸我退兵的人,你不知道有多精彩!”
“明文你知道嗎當時我那等心情與感覺,真是覺得比大伏天里喝冰酪還要舒爽!”
阿斗越說越是興奮,幾乎就要手舞足蹈起來。
馮大司馬越聽,卻是連連咳嗽,提醒連襟不要在公共場合失了儀態:
“臣此番能收復河北,非但前方將士用命,更有陛下在后方統籌大局,大將軍全力支持,尚書令足衣足食,此謂君臣齊心,內外協力。”
“臣不過是賴大漢舉國之力,安敢貪天之功”
阿斗得到馮大司馬的提醒,又聽到大司馬如此自謙,這才稍稍收斂了一些。
但仍是抑制不住臉上的興奮之情,僅僅是稍稍壓低了一下聲音:
“不須自謙,不須自謙!河北這一戰,誰的功勞最大,我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得很!”
“除非相父復生,否則無論是換誰過來,誰都做不到這一步!”
說是這樣說,但阿斗心里仍是對連襟的話很是受用。
雖然朕在宮里吃喝玩樂睡美女,但連襟可是說了,那也是有統籌大局之功的。
一念至此,大漢天子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竟是情難自禁地拉住連襟的手,拍了拍手背,有些戀戀不舍地說道:
“我本欲讓你與我同乘,奈何此次大將軍與我同行。”
示意了一下后面,這一回是真壓低了聲音,僅讓兩人聽到:
“大將軍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