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太極殿,奪權,問罪
雒陽太極殿是在后漢皇宮的基礎上建起來的,但建成后,卻又與兩漢宮殿風格迥異。
兩漢實行的兩宮制及多功能前殿。
比如說后漢雒陽宮殿,分設南宮(行政中樞)與北宮(帝后寢居),兩宮相距七里,以復道相連。
而偽魏的太極殿,則是廢棄了雒陽南宮,以北宮為唯一宮城,以太極殿為全宮核心。
同時整個宮殿的中軸線正好處於南北中心,南對宮城正門閶闔門,北接皇帝寢宮。
如果說,兩漢的多宮並立制,反映了兩漢皇權、相權、外戚,乃至宦官共治的鬆散平衡。
那么,偽魏的太極殿,則是刻意強調皇權至上,帶有皇權駕凌於一切之上的強烈意味。
這也從某種側面上反映了兩漢與偽魏完全不同的政治局面。
兩漢的皇權,或許是從一開始,就被高祖皇帝和呂后定下了基調。
高祖皇帝很流氓,但也有足夠的豁達和自信。
屬於老劉就是老劉的,不屬於老劉的——包括性命——那就是命數在天。
當然,還很怕(劃掉),很尊重妻室。
所以兩漢的太后,皇后很多時候,可以直接參與朝政。
偽魏就不一樣了。
太極殿始建於曹丕代漢后的黃初元年。
那個時候,天下正式三分,而曹丕又是受世家大族支持才得以篡漢。
外有強敵,內有世家,皇權受到相當大的鉗制,甚至說是威脅。
所以曹氏想要把權利儘可能地收歸皇權,也就不難理解。
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但不妨礙先建個宮殿內涵一下,做個夢還是可以的。
想當年,偽魏西線吃緊,都沒有阻止曹叡繼續擴建太極殿的決心。
不但在戰事正鏖時,不惜抽調民工徙長安銅人承露盤等前往洛陽。
甚至起土山於芳林園時,“使公卿群僚皆負土,樹松、竹、雜木、善草其上,捕山禽雜獸致其中”。
可惜的是,這世間,批判的武器終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天命所歸不是喊出來的,是實打實打出來的。
代表著皇權至上的太極殿,在建成后沒多久,曹叡就被逼得狼狽東巡,如今倒是便宜了阿斗。
但對於阿斗來說,太極殿看上去是很壯觀,只是沒住幾日,就開始讓他有點懷念長安了——太極殿,徒有其表耳。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太極殿的缺點也越來越明顯,那就是保暖措施和設施遠不如長安的宮殿。
正值戰事善后階段,河北百姓嗷嗷待哺,在這個時候,阿斗自然不可能勞民傷財地翻修太極殿。
不過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蔣琬。
大將軍本就病重,再加上太極殿舒適度遠不如長安,隨著冬日寒氣的不斷加重,蔣琬的身體也是肉眼可見地一天不如一天。
只是他本就受病魔折磨了好幾年,又自忖時日無多,一心想在雒陽等死,阿斗和馮大司馬也不好勸他回長安。
說難聽點的,大將軍怕是已經沒了求生的欲望,故而這才到雒陽來。
為了大漢的三興,操勞三十載余載,能在雒陽病逝,而且還是雒陽的中心太極殿,人生無憾矣。
大將軍看得開,大司馬這么多年來殺人如麻,同樣也看得開。
換成他,若是平滅東吳后,老天能讓他帶著幾位妻妾,再拿百八十件阿斗賞賜的物件回去——最好有偽魏和偽吳的戰利品——他也很滿足了哇。
孩子就算了,不帶拖油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