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各國雜錄》的記載之后,蘇才明白黑旗軍的戰力比自己預估得還要強悍許多。
首先,黑旗軍由南朝兵圣武陵王一手締造,裝備極其精良。
黑旗軍全員裝備重達二十七千克的扶搖重甲,這種重甲是板甲,與歐洲騎士的差別不大,可以抵御鐵臂十字弩的近射,非強弓五十步內不可穿透。
要知道歐洲的騎士與騎兵不同,他們都是貴族,數量稀少,裝備精良,由于板甲的出色防護力,在火槍發明以前,騎士從未大規模陣亡(百年戰爭除外)。
而與之相似的黑旗軍卻有整整一萬之多,不僅全員重甲,還配備長槍、馬刀和勁弩,攻守兼備。
為了托起重甲,并保持強悍的機動性,黑旗軍全員一人三馬,一馬托甲,一馬行軍,一馬作戰,比蒙古騎兵還要奢侈。
再仔細看看馬匹介紹,蘇更是大吃一驚。
黑旗軍的戰馬全是選自西梁進貢的羅恒馬,此馬兼具阿拉伯馬的爆發力和蒙古馬的耐力,既能短距沖鋒,又能長途奔襲,當黑旗戰士騎上它們時,就是名副其實的陸戰坦克。
除了精良的裝備之外,黑旗軍從南朝全軍選拔,門檻極高,一旦入選便會獲封武勛,立下戰功還能快速晉升,甚至躋身帝國核心。
南朝幾乎所有的年輕將領全部出自黑旗軍,包括宗室子弟,兵員素質極高,作戰極為勇敢,戰力冠絕天下。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兵圣武陵王為這支王牌騎兵量身打造了一種專門的戰法,名為海嘯。
這種戰法非常復雜,能夠應對追擊、游擊、集團沖鋒、防守反擊、攻城、巷戰等等環境,聚時如驚濤拍岸,散時如潮汐涌散,威力十分強大,不愧海嘯之名。
相對的,如此復雜的戰法也需要軍隊具備極強的紀律性、協同性和執行力,可以說天下除了黑旗軍,再沒有第二支騎兵能夠熟練駕馭海嘯戰法。
直到此刻,蘇才明白自己面對的究竟是一支怎樣的敵人,怪不得北武衛從小兵到主帥,一聽到黑旗軍的大名便立刻聞風喪膽。
無論是誰,當得知面對的是這樣一支軍隊時都難免會恐懼,又何況這支勁旅的背后還站著一位更可怕的兵圣。
“看來黑旗軍比預想得還要棘手啊,要搞死他們還得費點手腳,若是有門行星軌道炮該多好……”
蘇一邊想著如何算計黑旗軍,一邊合上《各國雜錄》,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拖著疲憊的身子躺倒在薄薄的床板上,不一會便發出了微弱的鼾聲。
今天他有時間好好休息,因為計劃是他定的,以他的尿性自然會為自己留足偷懶的空間。
而就在蘇蒙頭大睡的時候,北武衛正全軍動員有序攻城。
與前一日不同,魏軍沒有投入全部兵力,最多的時候也只有三個營沖到城下,而且隊伍稀稀拉拉,剛剛跑到弓弩的射程就開始騷動,與敵人接戰片刻便會緩緩退回,然后再重新組織,繼續攻城,如此周而復始。
這場奇葩的攻城戰更像是一場盛大的武裝游行,看上去絲毫不具威脅,但這一切只是表象,掠陣的大軍之后,魏國的軍營里正人頭攢動,熱火朝天,似是在醞釀著什么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