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呆滯的看著蕭融,而蕭融緊張的看著他,一口氣都說完以后,他這心情就輕松多了,蕭融抿著唇,眼神卻依然不落下風的盯著他。
高洵之默然。
他算看出來了,不管到了什么境地里,蕭融都是不會認輸的,哪怕他沒有底氣,他也會裝的
特別有底氣,絕不主動妥協。
其實蕭融的性格讓高洵之十分擔憂,畢竟他家大王也是差不多的性子,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二虎相爭必有一輸,固執的人總會被更固執的人治住。
高洵之忍不住的笑起來,還連笑好幾聲“老夫并沒有不相信阿融的意思,阿融的心,老夫看得十分清楚。”
蕭融“”
這說法怪怪的,蕭融忍不住攏了攏自己的衣襟。
到底,高洵之也沒把后面的話說完,他讓蕭融好好休息,然后就自顧自的離開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高洵之負手嘆息。
朝廷,皇帝。
他的父親是個反賊,作為他父親的兒子,高洵之自然不像其他人對賀家那么忠誠,后來一路輾轉,吃盡了苦頭,他這顆浮萍才終于落地生根了。
二十三年前一場災難,十年前又一場災難,記憶中全是紅色,這樣的噩夢他們是靠著自己的一雙腿走出來的,朝廷從未幫助過他們一分一毫,那所謂的皇帝,更是連他們的哭喊聲都聽不到。
聽到了又有何用他們這樣一群賤民,難道還能引起九五之尊的注意嗎
所以他真是不愿意讓鎮北軍與擁戴朝廷這幾個字沾上關系,一想到那樣的場景,他就感到惡心。
但他也知道,蕭融這樣做有他的理由。蕭融讓屈云滅不要再做大將軍,而是真的承擔起鎮北王的職責來,屈云滅答應了,高洵之聽說以后還十分的欣慰,覺得他看著長大的孩子終于是成熟了。然而直到此刻他才發現,他這個黃土埋到腰的人,竟然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他是鎮北王的丞相,是管理著一國的丞相,為何他的目光還是停留在鎮北軍三個字上呢過去的血淚屬于過去的人,百姓何辜,新加入的將士又何辜,憑什么他們要因為自己一時的短視,就被卷入無盡的戰火當中,以至于丟了性命呢。
所以啊,蕭融說得對,這一戰能避免還是避免的好,既減少了傷亡,又能讓大王少背負一些罵名,與這二者比起來,自己心里的這點不舒服又算得了什么。
高洵之長長嘆氣,難怪蕭融始終不愿意稱他一聲高先生,而是一直叫他高丞相,他這是在提醒自己啊,可惜他白活了那么多年月,竟然直到現在才意識到蕭融的苦心。
蕭融你想太多了。
*
另一邊,黃言炅回到住處以后,就把門關上和周椋商量了近兩個時辰,等到下午太陽都躲到云層后面了,他才和周椋說說笑笑的出來,看見守在不遠處的鎮北軍他也目不斜視,一副喜怒不形于色、讓人看不懂他到底想干什么的模樣。
來的時候他很著急,如今回去倒是不急了,他帶著周椋出去逛陳留城,蕭融得到消息也沒讓人攔他,就隨他去看。
反正如今城里什么都沒有,他逛也是白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