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那么討厭的人一般不會一下子冒出兩個來,如果他們是同一人,那就說得通了。
屈云滅討厭趙興宗,是因為那天趙興宗讓他啞口無言了,而他討厭“趙耀祖”,這完全是蕭融的責任,蕭融為了弄清楚趙興宗身上的問題,便故意說一些含糊其辭的話,勾起屈云滅對趙興宗的殺意、或是讓他忍不住的想要把趙興宗發配邊疆,偏偏他剛做好決定,蕭融就來一句他其實是開玩笑的,把屈云滅弄得老大不痛快。
但他不會因為這件事就記仇蕭融,他只會記仇讓蕭融這樣戲耍他的趙興宗。
屈云滅越是沒反應,趙興宗越想讓他對自己改觀,在他說個不停的時候,屈云滅抬起手制止他“行了,本王只關心一件事,他將你安排去了哪”
趙興宗眨眨眼,反應過來這個他是蕭融,他連忙說,蕭令尹讓我去幫佛子。
屈云滅點點頭“安排得好。”
以后凡是他不喜歡的人,他就將其安排去跟佛子作伴。
文集過半,該來的人差不多都來了,愿意參加的人此刻也差不多都把文章交上來了,或許有那種想要最后一刻閃亮登場的士人存在,但終歸不會太多,在眾人炒熱了氣氛之后,人人都恨不得立刻就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很少有人忍得住文章被展示的誘惑。
當初蕭融打的是千人文集的旗號,而真正參加的人總共有六百多。
這只是參與比賽的人,還有許多人過來看看,但是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下筆。
能達到這個效果,不能說讓蕭融滿意,卻也不至于讓他覺得自己白費精力,最起碼陳留的房產已經銷售出去了十分之九,他再也不用擔心那些房子因為沒人住而腐爛倒塌的事情了。
而在趙興宗成功投靠了鎮北軍之后,陸陸續續的又有一些士人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只要他們品性沒什么問題,蕭融就全部接收下來,但這些人沒有趙興宗一樣的待遇,他們的落腳點基本都在官府。
等到第三道題公布的時候,外面的熱鬧基本就和王府無關了,因為第三題的意義不大,而鎮北軍也即將出發。
*
蕭融問“如今收到了多少個回信”
張別知答“二十三個,淮水之北有十六個,南雍地界上就只有七個,還包括了建寧太守黃言炅。”
蕭融“他說沒說要帶多少兵馬”
張別知“沒有,他那個人吝嗇又殘忍,就是帶了許多的兵馬,也肯定是老弱病殘居多,說不得還是從他們建寧附近征來的農夫與流民呢。”
蕭融詫異的看著他“你怎么知道,你又沒見過黃言炅。”
張別知一臉的理所當然“我姐夫告訴我的啊。”
蕭融“”
對,他差點忘了,簡嶠對張別知不設防,只要不是軍事機密,基本上簡嶠知道什么,張別知就知道什么。
難怪丹然喜歡簡嶠呢,他倆就是一路人。
蕭融搖搖頭,不止是黃言炅,旁人大約也會這么敷衍了事,這就不是他們能管的了,好在這些人多數都是充當后勤部隊,真正的上陣殺敵也輪不到他們,因為屈云滅根本不信任其他勢力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