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三家響應的勢力,從愿意貢獻一千、到愿意貢獻一萬不等,淮水之北因為畏懼屈云滅,所以派出的兵馬多一些,南雍基本都是敷衍,派個一兩千人就算完成任務。
比較讓蕭融意外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上黨太守,他居然把上黨本地的駐軍全都派了過來,而且他本人沒來,這是表明了要讓這些駐軍完全聽從鎮北王號令了。
另一個則是東陽王賀庭之,他只派了兩千兵馬,但他居然本人親至,而且一來就在城外的大軍中跟眾人寒暄,不僅跟將領們寒暄,還跟將士們寒暄。
別人要是問他為什么只帶這點兵馬,他就一臉凄風苦雨的說自己雖然承蒙先帝恩惠,當了一個東陽王,但在實力上他和鎮北王完全沒法比,東陽近日連下大雨,他留了四千將士在那里幫助百姓抵御河洪,這僅剩的兩千人,便是他能拿出來的所有了。
一邊說他一邊拭淚,堂堂東陽王混成他這個模樣,他真是給武帝他老人家丟臉啊。
光賣慘還不夠,他還借此提到,正因為自己帶的兵馬太少了,有負鎮北王對他的期望,他也知道此事十分丟臉,但討伐鮮卑是中原男兒都不能推卸的責任,他必須來,所以他才厚著臉皮加入了大家的隊伍,不過為了懲罰他自己,他決定與將士們同吃同住,絕不踏入陳留城一步,哪怕他身為東陽王,其實是應該進入陳留城,被鎮北王奉為座上賓的。
人們被他這大義凜然的模樣感動得不要不要的,連連勸他,天災人禍又不是你的錯,貴為東陽王你怎么能在城外風餐露宿呢,快進城吧,好好在城內歇腳,等即將開拔的時候再回來也不遲啊。
賀庭之一直都羞愧的擺手,在擺了三次之后,他嘆了口氣,好吧,既然你們這么堅持,那我只能恭敬不如從命了。
得知這件事的蕭融抽了抽嘴角,他問宋鑠東陽王在城中做什么,宋鑠告訴他,自從進了城,他就沒從百寶街廣場上出去過。
他一直都在跟那些士人攀談,言語之中也沒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不過就是夸獎他們、然后再說說自己的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在做什么,可就是這種陽謀,才不好讓人阻止他。
人家就是聊天而已,你們鎮北軍總不能小氣到連這個都不讓吧。
蕭融的反應不大,倒是宋鑠,氣得直磨牙“裝腔作勢的摘桃小人。”
蕭融看看他,發出一聲輕笑“會裝腔作勢,也不是什么壞事。我倒是希望大王偶爾也能裝腔作勢一些。”
宋鑠瞥他一眼“那你便繼續希望著吧,我看大王這輩子是學不會了。”
蕭融“”
其他人也在陸陸續續的趕來當中,但鎮北軍不會等他們,若是趕不上,那就只能到雁門關去跟他們匯合了。
蕭融只暗中關注了一下東陽王帶的人都有誰,又讓人去旁敲側擊的問了下周椋有沒有來到他身邊,得知沒有之后,蕭融便不再關注這個人了。
東陽王的崛起條件比黃言炅苛刻,只要小皇帝還活著,他們就不用擔心東陽王能成什么氣候。
在文集接近尾聲的時候,第三道題還是沒有人答出完美的下聯來,這很正常,畢竟是有千古絕對之名的對聯,蕭融當初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故意將這道題安排在了最后,僅僅幾天的時間,有些人連帶有瑕疵的下聯都對不上來。
蕭融本以為這第三道題沒什么用,結果還是有用的,因為它幫忙暴露了一些人的本性。
有人在對不出來以后,竟然惱羞成怒,說出題人是故意侮辱他們,因為上聯講的是寡婦的心情,而他們都是讀過圣賢書的男人,不屑于做這種對子。
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
這就是上聯,確實是個寡婦寫的,但這寡婦的才華千百年來不知道吊打了多少盲目自大的讀書人,果然應了那句話,敗犬才會狂吠。
蕭融都懶得理他們,讓人統計了一下他們的名字,然后跟他們定好的前三名對了一下,發現沒有重復的,蕭融就放心了。
沒人答上三道題,而前兩道的爭議也很嚴重,所以那一萬金肯定是不能給出去了,但為了不打擊大家的積極性,蕭融還是排了前三名出來,同時分別發放獎勵,每人都給一套房子,然后第一名給兩千金,第二名給一千金,第三名給五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