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沒有一萬金,一千金也非常多了,更何況得了名次的三人當夜就被請進了鎮北王府,旁人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么,只能看到他們暈陶陶的走出來,都不用過夜,當晚他們和鎮北王同宴飲樂的消息就傳到了其他士人耳中,據說鎮北王親自給他們敬酒,高丞相蕭令尹還有許許多多的重要人物都在底下作陪,一晚上絲竹聲都沒斷過,鎮北王還當場許下諾言,如果他們三個愿意的話,高官厚祿立刻就能到手。
直接被鎮北王請過去宴飲,和先贏了比賽再被請過去宴飲,那感覺完全不一樣,首先前者幾乎沒什么人知道,其次后者能給人帶來一種“我努力了、這是我應得的獎勵”的快感。
這三人的虛榮心被大大的滿足了,第二日就有兩個人過來表示自己答應了,剩下那個是金陵人,他這次過來是湊熱鬧的,沒想到會發展到這個地步,他舍不得直接拒絕,卻又不敢獨自答應下來,畢竟他也有家族需要顧忌。
高丞相得知他的心情,頓時體貼的告訴他,這個邀請隨時都有效,哪怕他拒絕了鎮北王,他們這些人也不會怪罪他,只會一直期待著他能改主意。
他們陳留的大門,永遠像他這樣的大才者敞開。
“”
好感動。
他回去以后,一定會努力說服家人的
這三人倒是開心了,其余人可沒有那么高興,冒酸氣的、不服氣的比比皆是,直到告示牌上又貼出一個新公文,說是xx年千人文集已結束,xx年下一年千人文集籌備中,彩頭仍舊是一萬金,鎮北王期待著這一萬金被人贏走的那一天。
一看明年還有機會,這群人就又斗志昂揚起來了,今年他們沒準備好而已,明年他們一定要一雪前恥
在心里暗暗發誓之后,這些人就都走了,只剩一個人站在告示牌前面,盯著那個手寫的xx年。
這是天干地支紀年法,但其實人們還是習慣稱呼這一年為圣德六年,只有需要算命的時候,人們才會稱一聲xx年。
循序漸進的將人們心中的年號模糊掉,南雍那個小天子的存在感,也會跟著減少一點。
連這么細微的事情都要糾正,是天生的細心呢還是跟他一樣,對改朝換代勢在必得呢
*
文集一結束,離大軍出征就只剩下兩天了。
而越是離出征的時期近,蕭融這心里就越不安。
這回不是系統的作用,就是他單純的放心不下,正史上屈云滅從叱咤風云到急轉直下,就是從攻打鮮卑開始的,所有積壓的負面影響都在這場戰爭中爆發了,之后的他簡直就是墜機一樣的掉落,再也沒有起來的可能,直到摔個粉身碎骨、一敗涂地。
但他不能跟著去,首先他不懂怎么打仗,其次后方需要有人留守,再次他不希望再出現淮陰城外一樣的情況了。
沒法在打仗的時候幫到屈云滅什么,蕭融就只能盡量的在出征前替他把一切都打算好,該帶的全都帶上,陳留這里只留足夠打守城之戰的物資就行了。
之后他還讓張別知把簡嶠叫了過來,苦口婆心的跟他說自己的顧慮。
簡嶠“”
他望著蕭融,覺得蕭融應該已經不記得他一開始說過什么了。
一開始的蕭融可是因為大王說過不帶他出征,而被氣得當場跳腳啊。
那時的他認為大王不帶他就是作死,如今怎么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