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在陳留城的存在感瞬間暴漲。
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哪怕不是狂熱粉,在看見狂熱粉的態度之后,普通百姓也會忍不住的效仿他們,既然不知真假,那就當真的試試看,反正求個保佑而已,又不花錢。
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這,好些人都激動的哭出了聲,不知道的還以為王府里走了一位,這是在超度亡魂呢。
場面即將控制不住的時候,彌景終于現身了,還是那身僧袍,還是那一大一小兩串佛珠,還是那個锃光瓦亮的光頭。
但蕭融就是莫名其妙的感到彌景更帥了,也更慈悲為懷了,聽著耳邊的哭聲、呼喚聲、念經聲,蕭融都有種給他跪下磕個頭的沖動。
飛快的眨了眨眼,蕭融默默往高洵之身后站了站,信仰和氛圍的力量太可怕了,他還是躲遠點吧,雖說他認為自己是個無神論者,可萬一呢,萬一在這充滿佛教之光的地方待久了,打開了他腦子里的某個開關,讓他從此也變成一個堅定不移的佛子狂熱粉。
這不是沒可能,蕭融曾經看過一個調查,讓無信仰的人長期待在教堂、寺廟這種地方,一段時間后,有八成志愿者都受到了影響,或多或少開始認同宗教的觀念。
可以說這是信仰的力量,也可以說這是洗腦的力量,總之,最好不要考驗自己的意志堅定程度。
想到這,蕭融又忍不住看了看自己前面的高洵之,只有魔法能打敗魔法,就是在這待上一個月,高洵之也不可能受到一點狂熱粉的影響。
因為他也是個狂熱粉,拿到南雍給的賠償金之后,蕭融給大家都分了一些彩頭,旁人是吃肉喝酒,或是置辦一些好東西,而高洵之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給他屋子里那個迷你版道君神像塑了個金身。
蕭融“”
理解不了這群人的想法。
*
第一日,彌景被其他和尚請走了,因為不是所有和尚都能下山,還有許多老和尚腿腳不便,卻同樣渴望見到佛子,與他談上幾句。
以往蕭融都是從書上得知佛子的地位,后來他一再的跟人強調佛子很重要,每個聽他這么說的人都認同這句話,但多了就沒有了,搞得蕭融有時候還會懷疑一下自己,是不是書上把彌景抬得太高了。
今日他才知道,不是抬得太高了,是抬得還不夠高。
這哪是佛子啊,簡直就是人們心中的活佛啊。
蕭融不是佛教徒,永遠都沒法理解佛教徒心中的那種喜極而泣的感覺,在他們看來,彌景就是那種坐化之后必定成佛的人,不是菩薩、也不是羅漢,他只會成為最高等級的佛。
救下數萬百姓,以一己之力和殘暴的鮮卑皇帝周旋,這是多大的功德啊,要是連彌景都不能成佛,那大家的世界觀就要碎掉了。
不過針對這一點,蕭融想說彌景沒有成佛。
咳,這倒不是因為他功德不夠,而是因為正史上的他只效忠過賀甫一個人,后來不管誰來請他他都不出山了,就算那些皇帝明面上不會為難他,也不可能再承認他在中原佛教中的作用。
沒了彌景,照樣有很多和尚可以走到人前,大家都能傳教,彌景也不是不可替代的。
而一個人要想被神化,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彌景把自己關在佛寺當中,也把自己關在了神壇之外,從此他只是高僧彌景,一個雖然稀少、卻遠遠算不上獨一無二的高僧。
此時還不必去想這么長遠的事,蕭融愿意幫彌景一把,讓他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地位,但他也不想讓彌景在陳留城里一家獨大,如今日日都有人來請佛子,那六家寺廟更是恨不得趕緊讓彌景去當自己的住持,為了讓自家寺廟配得上彌景的到來,他們甚至打算拿錢出來,把寺廟大修一番。
這還只是陳留內部而已,估計外面也有和尚動身了,只不過入夏安居剛結束,他們一時半會兒的趕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