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國公府的女眷們早早便到了。
論理論親,都可以由老國公夫人這個外祖母親自為方靜寧梳頭,但是平南侯府建議請媒人豫王妃,原先方靜寧姐弟還有些猶豫,總覺得有些對不起外祖母似的。
自從嫁妝的事鬧出來,方景瑜堅持就要豫王妃給姐姐梳頭,方靜寧也沒有強烈拒絕。
梳頭的人便請了豫王妃。
老國公夫人得知是豫王妃,還稱“好”。
婚禮在下午,豫王妃巳時前便到了,摸著方靜寧的一頭青絲,慈祥道“我那日一瞧你們便覺般配,女子嫁人,定要心寬些才好過。”
這是極樸實的叮囑,方靜寧微微點頭,含著淚感激地應道“靜娘記下了。”
梳頭的吉時到,喜娘喊禮。
豫王妃拿著喜梳一下一下地梳理著方靜寧的長發,口中一句一句地念著祝詞,又在婢女的幫助下,為她戴上發冠釵飾。
待梳妝完畢,方靜寧方才從銅鏡前起身,轉身正臉對向眾人。
這一身大氣明艷的裝扮,將她的美貌完全的展現出來,每一個看見的人皆驚艷的失語。
方景瑜紅著眼喃喃“阿姐,你真好看。”
方靜寧看見弟弟,便忍不住眼酸。
李嬤嬤趕緊提醒“娘子,莫要流淚蹭壞了妝。”
方靜寧想仰頭止淚,但頭上太重,直接向后歪去。
李嬤嬤和婢女們一陣兵荒馬亂,險險護住了她的發冠。
方靜寧只能挺直脖子,一動不動,靜靜地坐在床前,等著許活來迎親。
平南侯府
少年們全都騎上馬,在侯府門前集齊。
大半個京城的青年才俊都在這兒了,十分引人注目。
文氏和高氏站在一起,輕聲給她指認,哪個是哪家的少年郎。
許活之前答應要幫著文家表妹瞧合適的郎君,提前跟文氏提起過,借此機會,正好讓高氏親眼瞧一瞧。
高門大戶的婚事都是這樣,長輩們瞧上眼,私底下詢問一下是否有意,若是兩家皆有意,男方便派人上門提親下定。
高氏目送迎親隊伍出發,依舊合不攏嘴,悄悄對小姑子文氏道“我瞧哪個都好,真是不知道如何挑了。”
文氏臉上喜氣洋洋,拉著她的手推了推,“那回頭就問問馨娘,選個她可心的。”
高氏笑著點頭。
許活打馬在前,帶著迎親隊伍穿街過酒肆。
銀鞍白馬,五陵年少,個個都挺拔抖擻進士游街,也未見得有許活迎親這般年少風流。
個別除外。
朱振的肚子堆在前面,在一群俊朗的郎君中,別樹一幟。
沿街時,酒肆上,行人注目,皆驚贊。
今日他們踏馬而過,京中便要留下許多日的談資。
人活一張臉,有時張揚是極必要的,許活也是在給方靜寧做臉。
珍味樓上,陸嶼今日休沐,遙看迎親隊護送婚車,敲敲打打地走過,問身邊的陸崢“你為何沒去”
陸崢嗤笑,“我與他有何關系,為何幫他迎親。”
陸嶼手中折扇輕搖,“我當你要搶一搶他的風頭。”
陸崢不屑為之,“我是陸家子,豈會這般下作,在人婚禮上下人的臉面”
陸嶼唇角微彎,語氣卻稍顯嚴厲的教導道“你少年心性,更該坦蕩些,崇文館里那般作為,許榮安恐怕都瞧不上你,根本不當你是對手。”
陸崢聞言,比先前被父親責罵時還要難堪。
方家
迎親隊伍至,方家的賓客們皆出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