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霜笑著欠了欠身應下。
秦媽媽進來時聽見這話,笑道“正是這個道理,奶奶從前在家里頭學的那些,如今也該是用起來了。”
梁槐寧笑了笑,要說起來如今謝家由大太太執掌中饋,大奶奶林氏從旁協助。管家的差事,有人瞧著頂頂好,譬如那些想撈些油水的,有利可圖。
可從前梁槐寧在潓州時幫著梁夫人管家,便知道是極不容易的。梁家人口簡單,管起家來已經很是不易,何況是謝家人口這么多,盤根錯節,只怕是傷腦筋的很。
梁槐寧愣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她順勢問了聲道“嫁妝那邊可收拾好了”
“是,早前夫人已經將箱籠吩咐人登記造冊,奴婢吩咐人擺放時都仔細盤點過了,沒什么缺漏的。這是嫁妝單子,還請奶奶您親收下,還有庫房的鑰匙,一共便是這兩把。”秦媽媽說著,從袖口將厚厚的小冊子和兩把小鑰匙呈上。
梁槐寧接過冊子翻看了幾眼便讓茗霧放在她鏡臺的妝奩下,又將鑰匙遞了一把給秦媽媽,和聲囑咐道“我留一把,還有一把便交給您來保管。您做事,我素來是放心的。”
秦媽媽點了點頭,珍而重之將東西放入袖中。
轉眼臨到午膳時,大太太那邊來了人請梁槐寧到正院一同去用膳。
丫鬟眉眼彎彎,笑容親昵道“太太也打發人去請了大奶奶和三娘子呢,說是四奶奶昨日才進門,對家下不大熟悉。今早也只是在老夫人院里跟大奶奶和三娘子打了個照面,既都是一家人了更要彼此和和氣氣的才是。”
梁槐寧嘴角含笑,倒給人溫婉和煦的感覺,一直到正院,她進去時便瞧見大奶奶林氏和三娘子謝叡珠坐在里頭說笑著話家常。
大奶奶林氏今早見過的,印象頗深。至于三娘子謝叡珠,鵝蛋臉上未脫稚氣,瞧著才十一二歲的模樣,卻已見了幾分美人胚子的模樣,她瞧見梁槐寧時卻是愣了愣,隨即笑得更加爽朗。
“四嫂嫂來了”謝叡珠忙理了理衣裙站起身來,她福了福身子才笑著親切道,“今早四嫂嫂送給我的玉鐲,我回去戴著極好,在這里謝過嫂嫂了。”
梁槐寧瞧著她是個和婉的人,隨即和聲道“往后都是一家人了,三妹妹不必多禮。”
大太太還未出來,大奶奶林氏望著梁槐寧笑道“我年長四弟妹幾歲,又是做大嫂嫂的。咱們這一房的親長都是再好相處不過的,往后有空閑也可多走動走動,一家人莫要生疏了。”
她說著又朝一邊三娘子謝叡珠努了努嘴,淺笑道“咱們三妹妹是個小皮猴子,這時日長了四弟妹便知道了。”
端看樣子,林氏和謝叡珠都不是不好相處的人,至少情面上說出這樣一番話,梁槐寧心里也有了一番盤算。
謝家長房人口簡單,大老爺和大太太育有一女二子,長女也就是大姑奶奶謝叡瑜數年前便出嫁,夫家正是京兆的世家名門陽陵侯府楚家。
大郎君謝叡琮娶妻林氏,二人膝下有一女娉姐兒,如今才五歲稚齡。
謝叡珣是長房嫡次子,但隨了家里排序,行四。他自打中進士后便進了翰林院,前程大好,如今娶了梁槐寧是門當戶對,也無甚可挑剔的。
細數下來長房便只有三娘子謝叡珠還未出閣,其實她并非大太太的嫡親女兒,她的生母是良家妾,早在她幼時便病逝了,因此她自小養在正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