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心里不舒坦,不如罵出來好,痛痛快快的。”
梁槐寧聽他這樣說,心里熨帖了許多。她知道其實謝叡珣說實話沒什么錯,她的技藝的確需要提升,她怨不著謝叡珣。
遂她笑了笑低低道“郎君當我是什么孩子么還這般哄著勸著,我只是方才聽那話心里有些失落。原是想著投桃報李,沒成想還是搞砸了。罷了罷了。”
謝叡珣聽著她的心思,一時心里感動,面上愈發道“夫妻本是一體,何來投桃報李之說你遠嫁而來十分不易,我也是擔憂素日你會無趣,也想讓你覺著松快些,快些融入京兆。”
梁槐寧笑著道“我知道郎君的意思,可是夫妻一體這話沒錯。但若是一方不停地付出,另一方接受這好意,久而久之便會覺得是理所當然。”
她話說的不錯,謝叡珣聽著頷首。此事便去算是翻篇了,但是第二日梁槐寧卻收到了京兆積珍樓掌柜送來的東西,時下京兆很流行外送,不僅是吃食,有些珍貴的首飾珠寶也會派人送到府里。
因為敬國公府地位尊崇,積珍樓掌柜便親自來了,是謝叡珣定下的一副用羊脂白玉做的頭面,他料想梁槐寧不喜金銀,反而是玉質首飾戴的更多,于是便替她定下了一副。
這接二連三的驚喜,雖然謝叡珣話里是昨夜的補償,可是無功不受祿,梁槐寧愈發覺著不好意思。
后來在秦媽媽的建議下,她親手為謝叡珣做了一雙緞靴,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時間一晃便到了敬國公府大姑奶奶謝叡瑜回門的日子,早前就遞了消息回來,后院女眷們都候在慈壽院中翹首以盼。
大姑奶奶謝叡瑜曾也是家里千嬌萬寵的孩子,這嫁人后回來的次數屈指可數。因她是世子夫人,陽陵侯府事務冗雜,伴隨著陽陵侯夫人漸漸放權歷練她,她身上擔子重了不少。
梁槐寧還未與這位長姐打過照面,可謝叡珣跟她提過,長姐性情聰慧,端莊大氣,是闔家最討齊老夫人喜歡的孩子。
梁槐寧望著女子二十余歲的年紀,容貌艷美,透著一股成熟女子間的風韻,仔細看眉眼與大太太有五六分相像,她面上浮現出從容穩重的笑意,先給眾位長輩們見了禮。
齊老夫人拉著長孫女的手,素日念的很,今日見著便有些感慨道“見一面可真是不容易,瞧著比上回又瘦了些。累的你日日操勞,人消瘦不少,這回回來可要好好補補,祖母吩咐人燉了人參湯。”
謝叡瑜頗有些哭笑不得,她笑著柔聲道“瞧您說的,我在陽陵侯府好好的,只是近些時候是多事之秋,難免事情多了些忙的腳不沾地。這回好歹是事情料理的差不多了,我求我婆母回家來這一趟,再說,還未好好瞧瞧四弟的新婦呢。”
謝叡瑜未出閣前與謝叡珣姐弟間感情十分好,聞言,梁槐寧也是落落大方的站起身來,一點羞怯,畏縮都沒有,反倒是贏得了謝叡瑜許多好感。
如謝叡瑜這樣的身份,見過太多女子了。那些裝腔作勢的,或是心里有鬼,城府頗深的,她多看幾眼就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