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公子救了我一命,若無公子,孟鳶今日還不知道身在何方。我要報答公子的恩情。”孟鳶道。
“報恩是一回事,可嫁人又是另一回事。”康信仁規勸道“你總不能守著你家公子一輩子不嫁人吧到時候年齡大了,你遇到的那些男子說不定還不如眼下的滑全呢。”
他看了酈君玉一眼,又道“你若愿意進康家,想你家公子也不會不允的。”
孟鳶使勁的搖了搖頭,怕面前的兩人不相信自己的話,她直接跪在了酈君玉的面前,道“無論公子去哪,孟鳶都愿跟隨去哪。公子上京趕考,孟鳶為他磨墨添香。公子若病了,孟鳶為他尋醫求藥。就算公子將來時運不濟,流落街頭,孟鳶也愿意陪他一同在街邊乞討”
“只要公子不嫌棄孟鳶,孟鳶就愿意留在公子身邊,侍奉他一輩子,不婚不嫁”
酈君玉和康信仁都沒有想到她會說出這么一席話,相視一眼,啞然失笑。
“沒想到這丫頭竟是如此有情有義的人。”康信仁亦是通情達禮的人,既然孟鳶不愿意,他也不會強逼他,道“既然你如此決絕,那老夫便回去替你回絕了他。”
說罷,他就言說不再耽擱酈君玉讀書,起身離開了。
康信仁走后,孟鳶仍呆呆的跪在原地,似乎還沒有從剛才的情景里脫身出來。
酈君玉見狀,伸手將她攙扶了起來道“記住我今日的話,在我這里你若不愿意做的事情,沒人會去勉強你。”
沒人會去勉強你孟鳶的心底似乎有什么東西被觸動到了,忽然覺得喉頭一哽,眨眼便紅了眼眶。
酈君玉帶著孟鳶、榮發一干等人十月底從湖廣康家登程,到了臘月中旬才趕到了京城。一路上順風順水,無災無難,說起來也是時運眷顧了。
因為大比之年,全國的舉子都往京城里趕,偌大的京城城門竟容不下那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馬車、行人,讓酈君玉她們在城門外足足等了兩天才擠進城內去。
憋屈了兩天的榮發,忍不住在馬車上罵罵咧咧道“我還以為京城這么大的地方,不管什么東西也應該都是好的,沒想到進城的第一道城門就這么小,馬車都擠在這里怎么進去,我看還不及我們那個云南小城呢。”
酈君玉笑笑不說話,孟鳶安撫榮發道“榮發哥,我們這不是進城了嗎馬上就到住處了,你也別氣。”
榮發哼哼兩下,氣也就消了。
她們進了城后,徑直尋到了康員外的舊友俞智文那。康信仁在酈君玉她們出發前,就提前給自己的這位舊友寫了信,托付他在京中替自己多多照料自己的義子。
那俞智文是個開綢緞莊的,家里的宅子頗大,可容酈君玉她們暫住一段時間。
她們一到,俞智文就立馬給她們安排了酒席。席間,他先過問了酈君玉入京后的打算,又說到這兩天城門口堵馬車的事。
原來堵馬車的原因并非是單單一個舉子進城的問題,而是城中有軍隊開拔,奉命出京剿匪,所以這才讓城門堵了兩天。
酈君玉從俞智文的口中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不由的恍惚了一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