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養性開口一問,看似責怪,其實問的也是天下大事。
其實一個人甭管當多大的官,有時候他們內心其實虛的很。
越是大官越迷信,越是有錢人越講究,其實這個東西都不絕對,信則有不信則無。
尤其是李松之前說了一句,亂世將近,這無疑讓駱養性心里有了想法。
“亂世真的來了么?朝廷真的不行了么?”駱養性心里想著。
現在外有韃子內有反賊,這些看似和他沒關系,其實關系也不小。
駱養性身處其中,最能體會朝廷的困難,尤其是近兩年,他十分忙碌,沒有以前的清閑。
所以今天遇到李松和宋溪妱,他真想問問將來會怎么樣,如果大明王朝還能延續,他當然樂意。
可是如果不能,那么他就得早做準備,改朝換代避免不了,他可不會為皇家陪葬。
駱養性心里一時間想了很多,宋溪妱看的也有些迷糊,一時無法捋順清楚。
不過有一點宋溪妱能確定,那就是駱養性有私心,他不希望大明滅亡,但也不會給他陪葬!
感受到他心里的變化,宋溪妱知道機會來了,如果眼前這個男人真是錦衣衛的大官,那么其實比那些文臣武將要好忽悠。
想到這里,宋溪妱偷偷示意李松,意思是他們之前的準備那番說辭可以說了。
得到宋溪妱的示意,李松忽然臉色一正,長嘆一聲。
“要說這世道,世人又有幾人能看清,不過這天下大勢,貧道倒是能看破一二。”
“哦?愿聞道長指教。”
駱養性雖然聰明,但是畢竟也是個人,人都有私心,有私心就能被人利用。
宋溪妱之前說的那番話,有不少都屬于大逆不道,不過后來幾人又加修改,意思沒變但聽起來委婉多了。
“要說朝廷現在,其實看似混亂,但也不是沒有機會,當今皇上雖然性情多疑,但也不失為一代明君。
其實朝廷里有許多能人,如果利用得當,也許我大明能度過這次劫難。
可是如果用不好,或者用錯人,那么現在困難的局面不但無法改變,反而更加惡劣!”
李松說到這,停頓了一下,偷偷打量駱養性的表情,發現他并沒有什么異常,懸著的心這才放下。
“貧道乃方外之人,本應不問世事,可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今朝野動蕩,民間災禍不斷。
我等修行之人,本該悲天憫人,為天下蒼生出一點綿薄之力。
只可惜天心難測,要自毀長城,一步錯,步步錯,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就是張良再世,諸葛復生,也回天乏力了!”
李松說完,駱養性很認可他的說法,下意識地說道:“是啊,現在這個天真的要變了,朝廷內憂外患,可是所有人都懷著私心……”
駱養性話說一半,忽然意識自己不應該這么說,立刻停了下來,問道:“道長一番話,的確有些道理,不過在下還有一些不明,道長最后一句話中,自毀長城事什么意思?”
李松的旁敲側擊,果然引起了駱養性的注意,這時他的心已經到了嗓子眼,生怕哪句話不對,惹惱了這位大人。
但是事已至此,他硬著頭皮也得把這場戲演下去,好在他行走江湖多年,心里素質沒那么脆弱。
“敢問大人,您覺得當今朝廷最大的敵人是什么?”
“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