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養性沉吟了一下,覺得起義軍勢大,對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架勢。
可轉念一想,韃子鐵騎幾次犯邊,己巳之變京城差點失守,對大明的威脅同樣不小。
其實從大明開國以來,錦衣衛一直地位超然,他們的權利很大,所以無論當官的還是尋常百姓,對他們都沒有好印象。
所以到了駱養性這里,他并沒有做什么壞事,只不過貪財的毛病改不了,但是現在朝廷上下,又有幾個不是貪官?
所以他怕一旦變天,沒準他的下場會很慘,所以他必須要為自己某后路,現在看起來為時尚早,但是有句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呵呵,看來大人心里也沒有答案,可是貧道這里卻能猜出大人心里的顧慮。”
“哦?”
“大人心里考慮的,一定是關外的韃子,還有陜西的亂賊吧!”
李松說完,駱養性沒說話,算是默認了,現在他也看出來了,一個普通的江湖術士,是絕對沒有這班見識的。
這倒不是說術士都是騙子,只不過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很多人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尚且難保,又怎么會考慮那么多?
但是有一類人不同,那就是那些名士,其實所謂的出世修行,只不過在等待復出的時機。
遠的有三國的諸葛亮,龐統等人,近的有劉伯溫,這些都是世外高人。
而且劉伯溫給人的印象也是道士,但是他卻輔佐明太祖打下了大明江山。
再加上佛道兩家教義不同,道士下山那就說明亂世來了,而佛教每逢亂世就關閉山門,所以很多統治者不待見他們。
“不錯,在我看來,這兩方人都不可小覷,他們對朝廷的威脅,也是難分伯仲。”
“呵呵,大人真是這么想的?難道大人忘了一句話,那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那百姓造反,無非是要口飯吃,尋條活路,如果朝廷能夠安撫,想必他們也會接受。
但是那滿洲韃子,對我中原虎式已久,他屢次犯邊,目的就是試探朝廷的態度。
朝廷若是迎頭奮擊,也許他們還會有所顧慮,但是如果退而不戰,那他們要顛覆的是我大明的江山!”
李松說到這,也不知道為何,心中有一股氣,不吐不快,駱養性也是漢人,受他的情緒影響,胸口也有些發熱。
是啊,百姓造反可以安撫,只要給點錢糧,他們也不愿意冒著掉腦袋的危險去造反。
可是現在朝廷太困難了,根本拿不出錢糧,關外那邊還要打仗,這讓朝廷的負擔更重。
這根本就是個死局,以他們的智慧根本無法破解,駱養性想到這里,抬頭望向李松。
“李道長,在你看來,朝廷應怎么化解眼前的困局?”
駱養性問出這句話,李松和宋溪妱心里都緊張起來,他們在外面這么多天,終于吸引來一個當官的。
不管怎么樣,他們都說了這么多,如果要是不把正事說出來,那么這么多天的功夫就白費了。
要說那些算卦的百姓,都是真有事找他們么?
其實并不是,大部分都是佘侍衛安排的拖,目的是吸引世人眼光,以達到他們的目的。
如今目的達到了,李松深吸了一口氣,然后長長地突出,起身踱了兩步。
“大人若問破局之法,貧道有一個辦法,可保大明十年無外寇騷擾!”
“哦?道長既有辦法,還不快快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