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星珩心下了然,現在多是布制腰帶,有些人腰帶花花綠綠的,應該有部分是汗巾。
他也系腰上了。
僅是回門,哥嫂就能把銀子花一半,謝星珩席間聊天,簡單帶過他在江府的安逸日子,順勢問他們有什么打算。
謝根就會種地捕魚養鴨,現在腿還在養,著急也沒用,這些天都在家里弄竹編,也做掃把,想攢多些,找機會去早市賣。
陳冬也著急,若不是謝星珩再三強調先緊著腹中孩子,家里兩個幫工他都不想要,這點活,他自己都能干。
閑著上火,想著他們一家還沒秋冬衣物,趁手里有點閑錢,先扯了布,買了棉花,現在在給小豆子做秋衣冬衣。
小豆子的衣服做完,再給二寶做個小被子。他預計年底、冬季生,到時候不穿衣服了,用被子裹一裹,來年再做。省些料子和工時。
大人就先抗一抗。
他們兩眼抓瞎,想到從前還會攢些雞蛋鴨蛋到城里賣,最近也想養雞。
鴨子太吵,不養了。
照著計劃磕磕巴巴的給謝星珩說,謝星珩很高興“我正想讓你們養雞仔呢,這樣正好。”
江知與知道農莊有“牧場計劃”,試運行的頭一樣是養雞。他側目看去。
只聽謝星珩說“我有個想法,你們聽聽看。”
養雞都是到雞販子那里捉雞苗。雞苗貴,八個、十個銅板隨手抓,十二個、十四個銅板,才能挑籠子、挑雞苗。
一般母雞比公雞貴,差價就在公母上。
農家抱雞仔,五到十只是常見數量。院子大、有人照看,手頭松泛的,會抓十五至二十只。
再多就養不了,雞多了遭瘟,一窩全完蛋,也占地方難管理。
“我家這小院子,至多養十只,照現有的存活率,能有七八只養活。等它們下蛋回本,得三到四個月。”
這還是母雞下蛋多的情況。
而抱雞仔的價格到頂也就一百四十文,正好兩錢。
回本又怎樣說白了,這只是個補貼家用的進項,不能當做主要營生。
謝根和陳冬常年挨罵,尤其談到銀子的事。現在謝星珩大段的說,放慢語速,他倆都有點反應不過來。
江知與在旁邊報數。雞仔多少文錢,合計養幾個月,每個月預估多少文投入。
又算一只雞每個月的下蛋數量,合計七只是多少,八只又是多少。照市價賣,一次能收入多少。
他家做生意的,不拿算盤心里都有數。這些小額銀錢,左耳剛進,張嘴就有準數。聽到后邊,謝根跟陳冬的方向變了,都看著江知與連連點頭。
“那這樣說,養雞掙不了幾個錢”他們問。
江知與是這樣覺得的。
他聽事認真,抓住了關鍵詞。
“嗯夫君是說,他想讓你們養雞仔。”
成親以來,江知與第一次叫謝星珩夫君,還是在外邊。
兩個字燙著他嘴,說著就臉紅,低頭捧著空杯喝茶。
謝星珩拎起茶壺,從他開始,滿桌添茶。
“對,是養雞仔。”
養雞仔,在他們看來更加不掙錢。
母雞會孵小雞,一年到頭看不見幾只。
養來養去,還得賣蛋。
賣蛋又沒法孵小雞。
愁死人了。
謝星珩問“雞販子怎么有那么多雞苗賣”
謝根夫夫搖頭“不知道啊。”
他們要是知道,也有雞苗賣了。
飯菜冷桌,有蒼蠅飛過來。
謝星珩說等等,先把菜收了。
剩菜不多,現在不講究,倒到大瓷盆里,吊到井里涼著,晚上又是一頓。
外邊小廝們也吃好了,謝星珩給小豆子把糖都裝兜里,讓他跟著小廝們去鏢局玩玩。
小豆子舍不得他,抱著他腿不放。哄了一陣沒轍,只好留著這小跟屁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