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小廝去了四個,另兩個蹲坐院子外的門檻兒上,看著家門。
謝星珩拿抹布擦門板,一家挪步到院子里,坐樹下蔭涼地,說他的養雞仔方式。
孵化雞蛋是他讀小學時的實驗,長大以后,鄉村生活、田園視頻火起來,偶爾也能刷到一些。
基礎原理很簡單,只是多年沒操作,古代環境和工具受限,他無法復原試驗環境,尤其是溫度不可控。
他放大了試驗次數,說一百次到兩百次,都是常見的。好讓哥嫂定下心,不要太焦慮。
傷筋動骨一百天,大哥的腿再養兩月就差不多。
頭兩個月,試驗著孵小雞,就讓大嫂來。
十枚一批,一次平均二十二天。
兩個月,約莫試孵化三次。
到他大哥恢復,就能接手,擴大試驗數量,多幾個孵化區域,試溫調溫。
種地捕魚都在行的人,吃老天爺喂的飯。他們對溫度感應敏感,知道農作物和魚群的活動規律,孵小雞的溫度感應也能培養出來。
不然雞販子怎么孵的。
江知與繼續算賬。
三次試驗的雞蛋合計九十文錢。
按照最低預算,摸出規律得三千文錢,合算四兩二錢八分四文。
按照最大失敗率,得六千文,合計八兩五錢多。
另算了基礎的生活費用,不算抓藥,每月一兩上下。
孵小雞的支出很靈活,期間肯定會有成功的。
到時繼續養雞,養大了賣雞蛋,雞老了賣雞。虧損幾月生活費罷了。
不孵也要過日子的。
初期試驗,只需要多去看看,給雞蛋翻身。
家小,活動范圍就這點大,很適合大嫂去。
他倆忙起來,沒空瞎想,于身心大有裨益。
今天來喜跟著一塊兒來了,謝星珩喊他去買些雞蛋“挑養了公雞的人家買,先買三十個。”
他沒帶錢,說完就看江知與吃軟飯的,怎么可能自己帶銀子。
江知與習慣性掏香袋,解開一瞧,里邊都是香料。
江知與“”
香袋大,他喜歡往里面裝金子銀子,成親以后怕謝星珩說他俗氣,悄摸摸換成了普通香袋。
現在出門,他也沒銀子。
謝星珩垂眸看了眼,又摸摸腰帶下掛著的小荷包,也指指江知與的小荷包“這是什么”
江知與尷尬“只能放幾文錢的裝飾品。”
謝星珩哈哈大笑。
“你怎么這么可愛”
他回頭看大哥“有錢嗎一百文差不多。”
雞蛋常價是三文錢一枚,今天回門熱鬧,街坊四鄰都送了蜜餞糖果,買雞蛋不會抬價。
來喜會辦事兒,瞧這情景便沒拿錢,“我買來再說,你們先聊著。”
沒有雞蛋,就先說孵化環境。
送禮的木箱還在,家里還有一間耳房空置,里頭都盤炕了。
謝星珩想一次到位,這兩天就請人過來改煙道,客臥單獨熱炕,用來孵雞蛋用。
他體感溫度在三十度左右,和他后世常見的三十七八度不能比。
夏季孵化,也要升溫,給到合適的溫度。
家里衣服少,用稻草將就一下,上下通鋪兩層。
保持溫度最麻煩,這個瑣碎又沒準數,夜里都要時常看看。謝根說他來。
等雞蛋買回來,一家人又到屋里去。
謝星珩找了一盞煤油燈,敲了一只茶杯底,拿著兩頭漏光的茶杯倒扣在上面,讓江知與點火,自己關門窗,拿了薄被罩頭頂,制造黑暗的環境。
燭火被茶杯聚攏,從頂部的缺口照出,放一枚雞蛋上去,能照出內里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