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手電筒清晰,還算能看。
茶杯矮了點,雞蛋下面被烤到了,謝星珩要找人定制個配套的。
條件有限,就先這么著。
“我在書上看見的,現在記得的不多,摸索著來,你們到時候做點記錄,我會教你們幾個符號。”
他最初學的試驗流程,會先照蛋,挑出有裂紋的、沒受精的。
后面看的視頻,有的是孵化幾天過后,再去照。
另外冬天盡量不照,怕雞蛋失溫。
跟哥嫂說,他要直白一些,也不怕讓江知與聽見,都成親了,沒啥。
謝星珩看了眼小豆子,嗯,少兒不宜,他想了想,文明了用語。
“母雞單身的時候,下的蛋,不能孵化小雞。母雞跟公雞在一起以后,下的蛋可以孵化小雞。能聽懂嗎”
在場三人“”
陳冬還摸了摸肚子。
小豆子嘗試加入“為什么”
謝星珩“你父親和你爹爹,在一起以后才有了你。”
小豆子眉頭皺起來。
謝星珩“因為你爹不是雞,所以你不叫小雞。”
有裂紋的好解釋。
現在是夏季,就按照照蛋的方式來。
炕還沒改,謝星珩假裝炕有溫度,鋪了稻草,按順序放置十個雞蛋,再往上鋪稻草。
之前的破衣裳,陳冬沒扔,想裁剪了納鞋。
謝星珩掏出兩件,罩在上面。他感覺稻草太透氣了。
“大概就這么擺,一天里看個幾次,不放心可以看頻一些,反正溫度穩定就行了。”
實際溫度感應,謝星珩倒一杯熱茶,等著茶杯涼下,快速遞給哥嫂,讓他們摸摸。
有些熱,略微燙。
陳冬說“跟我貼餅子的熱度差不多。”
他為了省事省時,會在弄完飯后,往鍋里貼幾張薄餅,借著余火,把餅子燙熟。
忙農活的時候很好用,早上忙完回來,就著上午的涼粥,再吃幾張餅子,就能歇午覺了。
晚上再做飯,飯后就悶熱水。
他有感覺就最好了,謝星珩讓他多多嘗試。
“符號就先學幾個。”
雞蛋上列序號,從左到右是阿拉伯數字一到十。
再給一沓紙打樣,做記號的時候,比對著雞蛋上的序號,在相應的紙張上寫“正”打“叉”。
叉是壞蛋。
“正”是翻面次數。
天數暫時不記,都是同期開始,能記得日子。
熟悉數字后,再寫日期。
正字都要劃,雞蛋什么時候壞掉什么時候打叉。
頭幾天過后,還得給雞蛋透氣噴水。劃十字標記。
謝根就當種菜種地,好理解。
謝星珩很欣賞他大哥大嫂,眼露夸贊。學習時就得有聯想,跟自己熟悉的事件結合,方便記憶也好理解。
最后就是小雞孵化出來,頭兩天不要喂食,先養在屋里。
“有孵不出來的,泡泡水看看聽聽,幫幫忙。”
“這是一個嘗試,不要太緊張。失敗十次也就一百個雞蛋,你們就當喂我吃了。”謝星珩說。
他喜歡分派事務,讓人各司其職。
若真到了十次還沒結果,他會親自來孵化。
等不到一百次,更不可能有兩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