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你大兩個月,你得叫我一聲姐姐。”
爺爺輩的親戚。
江知與心里數了數,爺爺的哥哥的兒子的女兒。
他聽說過,叫江玉昭。
很小就到縣里零散著賣貨,一般貨郎都是男人,她女扮男裝,走街串巷,被他爹碰見,許她在雜貨鋪占格貨架,所得銀錢江家不收。
江知與跟她碰杯,“玉昭姐姐。”
江玉昭順桿兒上,拖著圓凳就到他旁邊擠擠,把江致微擠到了旁邊,當起了捧哏。
“你繼續說,我很感興趣,做醬油做大醬,一聽就要很多人,我家人少,就不湊熱鬧了。我們聊聊做豆腐,我做豆腐合適吧戲文里還有豆腐西施,你看我能成事兒嗎”
江知與含笑點頭,“當然。”
做豆腐,屬于食品大類。
煮豆漿、做豆花、做豆腐、晾腐竹、做豆皮豆干、炸豆腐泡。
還能做腐乳、霉豆腐,臭豆腐。
又能發酵豆芽、磨黃豆粉等等。
江玉昭聽得眼睛發亮“我的個乖乖,我還只會煮豆漿,你全都會
”
她是真會來事兒,跟會來事兒的人講話就輕松。
這些營生的法子,完完全全屬于誰,又是怎樣來的,靠譜不靠譜,是在座眾人都在乎的問題。
聊到這里,竊竊私語戛然而止。
江知與卻不急了,“我們先吃飯,吃完我跟你細細說。”
其他人急了。
“你把我們叫來,不是為了吃飯的吧”
“該說的說了啊,天都黑了,屋里又悶又熱的,我們待會兒還要走夜路回去。”
江致微忍不住了,“你們可以不吃,也可以現在先回家,哪涼快哪呆著去。”
旁桌小輩,都是江承海打眼挑的人,有些是跟著家屬來的,有些是自個兒來的。
像江玉昭就是自己來的。
那桌幾人對視一眼,想著擠開這些老頑固實在太難,便相邀結伴,過來約著江知與去旁桌吃。
“別理他們,他們愛擺長輩架子,咱不聽。我們聊會兒,馬上要收麥子了,下季種什么得趕緊定下,你這頭有這么多難民,也得安置不是我家佃戶少,地雖不多,接個五六戶卻不是問題。”
另幾個年輕人也跟著說,都能往自家地里塞些楓江百姓。
了自身價值,才繞到基礎的種豆子上來。
各家增產多少,收成后能否全吃下。
黃豆是重要農作物,這些法子都不行,也不愁賣。
大不了他家出船,帶去外地銷售。省得本縣泛濫壓價。
江知與細聊前,定下了規矩。
“要跟著我干,就得聽我分派。半途反悔,我一樣踢出去。”
議論他的人,同時也在觀察他。
發現他如今不是從前忍氣吞聲的軟團子,拿捏著數個掙錢營生,各家都不想成為壞事的惡人,都老實點頭。
江承海目光緊緊看著,心里已經將剛才嘴小魚的人踢出局。
看不上他家小魚,就不要吃他家小魚喂的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