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講話變得粗糙,江知與聽不習慣,聞言只搖頭“沒有,他對我很好。”
來的路上,江知與想過了。
告訴堂哥,固然會影響到他心情,可這件事太大,他跟小謝說了,不告訴堂哥,算什么
堂哥是家里重點培養的人才,父親遇到事情,都會找他商量。
他們碰個面,也再看看有無遺漏。
小謝也說,想聽聽堂哥意見。
兩人約好一起吃晚飯,暫分兩頭。
楓江百姓,分批祭拜,江致微不去打擾,在場外默默陪同。
江知與讓陳大河豎起木牌,搭棚子,做個公告欄。
棚子可以大一點,做“背靠背”造型。
長條木板分兩邊,都可以張貼紅榜。
說書先生他帶了五個。
江家請人,他們不敢不來。
江家的“本子”,他們也不敢不說。
翻開一看,發現是朝政相關,一個個嚇得不輕。
聽說是傳揚朝廷美名,安定楓江百姓的民心,他們又定心坐下。
說書的都有一套技巧,把文縐縐的話,換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話,還會適當添加情節,讓故事變得煽情動人。
來到農莊第一天,江知與不拘著他們,安排住所,餐食后,隨他們閑逛去。
今晚的農莊,哀聲遍野。
大片的小麥收割后,地里荒著。
才下過一場大雨,各處泥濘。
蛙鳴蟲叫,擋不住嗚嗚咽咽的壓抑哭聲。
遙望東邊,那里火堆成片。
火光照亮了那片區域,人影清晰可見。
區域之外,還排著一條長龍。
說登記了,都能排上,到時去叫他們。
可沒人在家里等,都早早來了。
隊列次序跟登記的不一樣,不用農莊管事去調整,他們都默認了先來后到的順序,靜默不語。
幾個說書先生還看見隊列里有人是被抬著來的。
他們猜著是祭拜親人。
楓江縣在東邊,他們朝東而拜。
這畫面太過震撼,他們站在遠處,遙望許久,久久無言。
他們來到這里,是因為害怕江家,也因為江家給的錢多。
把朝廷賑災的內容背下來,想到的是商人市儈,做一點好事就要傳揚萬里。還想著多記一些,以后給小輩讀書科舉用。
此時此刻,他們心間猶如
熬油。
那種悲傷太過濃烈,他們無法不動容。
祭拜直到子時方散,火把連成長龍,到棚屋那邊,火把熄滅,燭火亮起。今晚燭光長明。
江知與忙中有序,公告欄在建造時,他先去巡場。
看了醬油坊,檢查了廠房進度,又去養雞場轉了轉。最后去食品加工廠,看他們做的毛豆腐。
他回來的消息很快傳開,族親得知,手里有活沒活的,都來找他。
江知與再見他們,心中情緒平平。
因不在乎了,應付起來簡單松快,不論人家說什么,他都不氣不急。
族長家還來人叫他過去看看,說大醬曬得很難看。江知與也不去。
“我是你們家的什么奴才下人嗎隨便來個人,大晚上的就叫我過去”
他兇起來,族里長輩就得軟下脾氣哄。
長輩的名頭大,那長輩要不要養家糊口
說白了,江家氏族,沒有根基。根基是江承海打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