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江承湖,都是他一手供出來的。
來人訕訕賠笑,沒一個討著好。
出了門,會怎么說,會怎么罵,江知與不管。
他想,能在他面前乖乖的就好。
子時,火堆漸熄,火龍升起,龍入棚屋,化作點點燭火。
他也放下筆墨,暫時將假賬本”放一邊。
陳大河叫人上飯菜,江致微一身暑氣,身上汗津津的。
江知與給他準備了水洗臉洗手,飯菜是照著他的口味來,聽陳管事說他最近愛吃鱔魚絲,趁著時節未過,讓人多加一道響油鱔絲。
兄弟倆親近,江知與也會疼人,吃飯間閑聊,只報喜不報憂。
給鏢局的年輕漢子集體說親;
大哥大嫂孵出小雞了;
豆制品的鋪面清好了,掌柜和伙計照舊;
再說說他后期要做什么。
找說書的,兩頭講故事;
要貼紅榜,給捐款人士排面;
要貼銀錢明細。每日工錢、食材、耗材支出,做到一針一線有都有賬目;
江致微聽得一愣一愣的。
“你想的”
弟弟又進步了。
江知與不貪功,“小謝想的。”
江致微“”
花花腸子真多。
吃過飯,他一聽家里變故,人懵成了個問號。
“家要沒了你給大伯寫信了嗎”
江知與搖頭。
沒寫,怕趕不上,也怕半路被截,走漏了風聲。
此時的江承海,正在京都城外的空地休息,對家里的事一無所知。
這次的鏢很特殊,明著是送貨,實際上“送人”。
一個年歲跟小魚差不多,長得白嫩秀美的小漢子。
連個書童也沒有。
出了豐州縣,沒走多遠,他就接了人,一并換上了鏢局武師服,把人盯得緊緊的。
過一鎮,就換條路。
跟鏢局的人分了又分,散了又散。他們的衣服也多變,貼合當地特色。
現在就帶了兩個大鐵缸,背著一袋子草藥,加一兜子干糧、辣椒醬。假裝是鄉下收草藥的小商人,帶著“小藥童”,去城里賣貨換錢。
王府管事說,這是要送去宮里的人。
江承海一聽就牙酸。
都當上王爺了,還得給宮里送人
他想到小魚差點被送給老太監當侍妾,頓生憐愛。
一路走下來,就當帶了個不懂事的熊兒子。孩子不聽話那就不聽話吧。
腳程適中。
慢下來,江承海惦記著夫郎,怕他在京都受苦受難。
快一點,又感覺急著送好孩子去狼窩,心里不好受。
總算抵達城下,江承海仰頭看一眼巍峨高聳的城門,生火搭鐵杯,煮面條,配辣椒醬,這就是今天的晚飯了。
他今晚大方,辣椒醬大勺大勺的挖,活像要給程明送終。
習慣性夸兩句他家哥婿懂事,做的鍋好用,做的辣椒醬好吃,就再次給程明磨耳朵。
“你說你個大男人,長這么一張臉做什么劃兩道口子,保管貴人瞧不上你,臉面能有性命重要”
叫程明的少年露出“又來了又來了”的嫌棄表情“我說了很多次,我是自愿進宮當太監的,不是去做什么見不得人的事。”
江承海快人直語“太監也得找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