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解封,得到正名,就有很多人來錦上添花。躲到了鏢局,也客似云來。
宋明暉身體未愈,他還有余毒未清,不宜勞累。
有些能擋在外頭的應酬,徐誠在前院就應付了一批。個別應付不掉的,他就叫江知與去。
有些族親,來的都是老頭老太太,輩分太高,徐誠不好攔。
江知與見了他們,心境無波。
他對這些人都不在乎了,族親罷了,認不認可他,喜不喜歡他,會不會因此讓父親為難,都不重要了。
他家里人好,才最重要。
爹爹愛護他,父親也同樣。
說不定從前那些糾纏不清的“家務事”,都是他態度不夠鮮明,父親才不插手,依著他的意思來辦。
此次見面,江知與不聽廢話,只說“給你們的,就是你們的。不給你們的,你們別惦記。我家做到這一步,仁至義盡。我父親不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我爹爹未受過族里照拂,我更是沒有受過你們任何恩惠。從今開始,你們愿意向著誰就向著誰至于鋪面的事,我會照規格檢驗,合格品能在鋪子里賣,不合格的不收。你們若有意見,就自己盤個鋪面。”
族長江在昌沒來,他知道討不著好,他不在,余下的人鬧不成樣子。
他們之前在宋明暉那里就沒討著好,這次劫難,一個躲得比一個遠。家里危機解除,上趕著過來,豁出老臉也不好意思開口要好處。
他們是來送禮的。
他們還記得江知與說的“看表現”。
往后拉不拉拔族親,全看他們表現。他們是來表現的。
江家氏族根底薄,
如今還有大半沒脫離農耕,苦哈哈的過日子。
往年收禮,好些搞笑的東西。半顆酸菜也收過。
江承海也覺得面上難看,過后免了他們的節禮,只說同族同親,不用客氣。
江知與長這么大,頭一次從他們手上見到好東西。
就連之前在農莊,收到的禮都是農家菜、幾斤肉、幾尺布。
他今天居然收到了銀簪子、銀鐲子。
更有一根人參,說給他爹爹補身子。
人參小,根須細雜,看起來年份、藥性都小。
無所謂,從他們手里掏出點東西不容易。江知與收了。
府上動工這些日子,謝星珩在家看書。
他沒名師指導,但他在豐州名聲遠揚。
重情重義的君子,沒幾個人討厭。他在書生里,贊譽很高。
府上事務,他不插手了。
因住鏢局,離大哥大嫂也近,他出去找人請教問題時,都會順路去把小豆子抱著一起。
啟蒙要趁早。
非正式啟蒙,也能混個臉熟。
往后開蒙,好請夫子。
他目的沒藏著,朱老先生見了,笑他幾聲,也問小豆子些問題。
很尷尬的是,謝星珩還沒有教小豆子認字。
小豆子之前口齒都不清楚,當了夸夸機,詞匯量才飆升。
給他取大名“謝川”之后,謝星珩在紙上寫了名字,孩子小,就會寫“川”,每天拿木棍劃拉,勉強能看。
朱老先生已經退休了,在家含飴弄孫。
兩家離得稍遠,小孩自己過來不方便,他愿意帶一帶,給小豆子做個啟蒙先生,就看家里是誰送孩子上下學。
這事兒回家一說,許多人搶著送。
都是臨街的熱心人,謝星珩暫時婉拒了好意。
他最近能一起帶著,等他沒空了,他大哥的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