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政務的百姓們,此刻此刻都懂了,知道朝廷為什么突然下狠手剿鹽幫掙錢哪有抄家快。
這場變動,鬧得人心惶惶。
城內小有家資的商戶,都怕自己被惡意舉報,成為“鹽幫幫主”,被抄家充軍。
他們四處走動,送禮打點,沒被抄家,也被剝了一層皮。
南地鏢局的人,在此動蕩之中,也被波及,門戶被清。
他們散得早,上陵府內,四處躲藏。人好著,但鏢局跟鏢頭的兩處宅子,從此不歸他們所有。
直到年底,他們依然不敢聚集起來,期間收到了豐州來信,只看不回。
有事要幫忙打聽,他們平日里留心注意,但不敢主動探聽。
這般熬到年節,鎮守上陵府的人一批批退去,剿鹽幫的事,告一段落,他們才敢喘口氣,曬著太陽過日子。
沒有人鎮守,這陣子帶來的壓抑,都要找地方宣泄。
從許多百姓們的議論聲里,他們得知鹽幫十不存一。連有鹽商名頭的商戶,都被抄了家。
怪事是,很多鹽販子,尤其是那些斬首示眾的幫主們,他們都一口咬死,眾人全都以命作保,說上陵府還有一個大鹽販子,他們如果是幫主,那個鹽販子就是管幫主的頭目
問是誰,在哪里,他們說是宋老大,住中心街區,緊挨著衙門的老秀才家
老秀才有,鹽販子卻是沒有。
因他們的供詞,官兵才多留了一陣子。結果什么都沒有查到。
百姓們都很疑惑,鹽幫里是否真的有這么一個宋老大。
議論之中,另一番聲調起來。
“官兵都查不到,那肯定是沒有啊。說不準是他們死到臨頭,故意惡心人呢故意編個更大的幫主出來,讓這些官兵一輩子都抓不到人。”
很有道理。
他們因此還延遲了斬首日期,可能只是想多活幾天而已。
官兵怎么都抓不著,什么線索都沒有。
辦了這么久的差事,總不能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吧
此案終結,鹽幫已滅。
南地鏢局的人,有部分心神恍惚。
他們認識個宋老大,跟海外商人做茶葉生意的,是宋明暉的大哥。
因常年跟海外商人打交道,偶爾也會出海,經常見不到人,家里都是夫郎操持。
會是同一個人嗎
這個謎題,他們不知曉,也知道分寸
,藏在心底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不敢問。
直到年節過去,他們在平和的日子里,體會到了平淡生活的好滋味,才又湊到一處,商量著去哪里買良田。
上陵府水多地少,田價更高。
鏢頭這段時間沉下心,思索未來,覺著有個法子或許可行。
“買田發展太慢,時日久了,大家伙兒急躁起來會有內訌。田也貴,一次掏太多錢,風險也高。不然這樣,我們先盤個場地。去年很多商戶被抄家,這種作坊好買。江老大給的營生多,我們不貪,也不能太雜,先在縣城里做豆制品吧”
江承海給的豆制品種類,是江家氏族試運行過后,又補充了新品類的單子。
觸類旁通,會做豆腐豆干,會發酵豆乳做霉豆腐,其他都大差不離,不過是豆腐的一百種食用方式罷了。
他們有把子力氣,從前打點的關系還能繼續用。開個大的豆制品作坊完全沒問題。
這頭好了,各家各戶先在自家田地上種豆子,做原料供應。
以后買田也是,他們不合伙。誰家想多買,誰家想少買,都看自家意思。
作坊優先從內部采購豆子。田地上種植別的作物,也隨他們心意。
大不了去收購原料,到時分紅,每人都少一些。
是合伙,又沒綁定特別深,算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