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很有趣的過程。
謝星珩跟動物世界的解說員一樣,跟他們講述牧場動物的習性與日常活動的趣事。
畜牧業跟農業,是進士們重點關注的項目。要將農作物跟動物制品變現,需要跟商務接軌,他們是選擇了解一下模式,但不深入探討,決定到了地方任職以后,再找別的商人合作。
謝星珩在忙碌的時候,江知與也在忙。他忙著進行“夫郎社交”。
那些早年學過的東西,多年沒有機會使用,突然等來顧慎行的夫郎,江知與才有了用武之地。
顧慎行的夫郎蘇冉出身好,受到的教育也是知禮守禮,客客氣氣。
他倆連著相處三天,把能說的場面話都說完了,再見面都有點相顧無言。
把崽崽叫來玩,都只續上了兩天的場子。
江知與需要盡地主之誼,也不想給夫君丟面子,很費勁的在想還能說什么、做什么。
蘇冉跟他一樣的想法。大老遠的來豐州一趟,夫君跟他說了,謝星珩是個有本事的,得把關系維系
好。他也不想為難江知與,也絞盡腦汁去想話題。
兩人最后默契選擇去糖廠轉轉。
顧慎行加盟了糖果屋,會在京城開鋪面。這間鋪子會是蘇冉打理。
糖廠又做了微調,最大的改變是新增了兩個“實驗”工坊。
會試用模具,也會嘗試著做新品類的糖。其他的工坊如常運轉,這邊的實驗結果成熟后,就能無縫接軌,能把工時、人力都省下來。
這些試驗品,也能滿足鋪面的“嘗鮮”展示區,是優惠品。
限量,且沒有固定日期上架,買到的人純靠運氣。能增加糖鋪的客流量。
江知與越來越愛搞事業,說起這些眼里都有光。比客套的尬聊生動,講話也有勁。
蘇冉比他保守些,對外面的世界沒多大的向往。夫君想了解的東西,他就多多了解,認真記下。
糖廠的加盟商模式,他們在家里研究過,都對此加以肯定。只是受限于人脈,這種模式能走多遠,成多大的事,都難說。
蘇冉問他“這個是你夫君的主意嗎”
江知與點點頭“我跟我朋友一起有了想法,我夫君進行完善了。然后趁著他同年們來豐州時,做了個小小的宣傳。”
蘇冉聽說過。
謝星珩對外把他夫郎夸了又夸,有本事,又伶俐,愿意想,執行力高。還做出了數尺。
他還聽說,江知與已經在外面做生意了。
直接問不太好,他實在是好奇,問江知與“那你做生意,感覺難嗎外面做生意的都是男人多,會不會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江知與都跟他說了“我要是一個人去做,肯定會有很多不便之處。”
除了樣貌,還有排外心理,以及男人們對夫郎的瞧不起。這會自然引發他們的抱團。
都抱團了,欺負欺負他,又怎么了
糖廠里走走轉轉,兩人的話題終于變得接地氣。
蘇冉是照著當家主君的標準培養出來的,在家里時,也料理家務、管理農莊和鋪面。
不過他是比較常規的那種,跟江知與從前一樣,家務事以人情往來、人員的調動與增減為主。農莊和鋪面,以查賬、收賬為主。
再說到熟悉的話題,他們就更聊得來了。
江知與從前學過這些,現在正經管理過農莊的大小事務,又出來跟徐誠合伙開場子、開鋪面,知道許多從前會慣性忽略的東西。
找話題是有技巧的,江知與先說了跟秦六爺的生意。
萬斤蔗糖的訂單,聽著就是大生意。
蘇冉發出“哇”的聲音。
然后江知與跟他算賬,也就五百兩的生意。零零總總算下來,利潤就一二百兩。
蘇冉眨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