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萬川來到這里,看不起當地人,成天牛哄哄的。帶著四弟在外面招惹是非,被人打了好幾次。
不知他們是被人坑了,還是真的去賭坊輸了。兩人各簽下了一千兩的欠條,賭坊的人成天堵門。
其他孩子,受到影響,都不敢出門。
家里不敢請幫工,一群半大孩子,在家里勞務,忙得團團轉,做得不好,還要挨罵、克扣飯食。
至于江老二本人,現在已經徹底頹廢,酗酒而暴躁。
江承海聽了,只是點點頭。
家里大人立身不正,不給孩子做好榜樣,也不教他們明辨是非。
養出一堆傲慢、欺軟怕硬的嬌貴孩子,遇到事情,大人又不能撐起門戶,又不能給孩子指條明路。
這般境況里,孩子沒個主意,外頭環境又不好,家里哪能和睦順達
他問江致微“你什么時候搬出來的”
江致微說“到了津口縣第二天,找到住處就搬出來
了。”
后來連著換了七八次住所。
江老二常來找他糾纏。希望他“振作”起來,好好讀書,再去科舉。說什么他還年輕,前途光明得很。
江致微有自己的規劃,這些都當屁聽了。
但他娘得了癔癥,精神狀態不正常。江老二過來糾纏,姜楚英就好不了,要跟江老二鬧。
為此,他數次搬家,只為遠著江老二。
后來為養蜂,也搬家了數次。
縣城很大,整體亂中有序。
氏族、作物、林區,都有劃分地盤。
女官們對縣內的經濟發展很看重,聽說江致微打聽消息,親自來問過,又帶著他四處走訪。
江致微在好幾個林區都看見了蜂窩,數量很多。
林區大,分布相對零散,但走一段,總能碰見。
他聽說,是因為蜂窩在林區,沒人敢放火燒。
而林區地形復雜,不利于逃走,慌不擇路的情況下,還可能踩到沼澤,捅蜂窩的風險也高,這些蜂窩就都保留了下來。一代代的發展后,蜂窩的數量就很可觀。
這是本地人的經濟收入之一,林區規劃了地盤。外姓人不能去取蜂蜜。
這是野外資源,產量不能保證,也因林區多是野花,野花數量也沒多到能供給這么多的蜂窩,蜂蜜產量不太高。
江致微的蜂房,是精心挑選的地方。
他前期資金有限,只能選在野花聚集地,開一條小路,放個蜂房,然后去林區探險,摘蜂窩。
這個是要給錢的。
給錢就有宗族愿意賣。
反正蜜蜂很多,少一個蜂窩沒關系。
為養蜂,他被蜂蜜蟄得渾身是包,血淚教訓里,逐步調整,制作出了養蜂防護服。
這個防護服他推廣出去了,當地人都會跟蜂窩打交道,穿著防護服,他們終于能盡情研究怎么取蜂蜜,也能在林區掃蕩,將空了的蜂窩摘走,回家熬蜜。
江承海聽到這里,很是欣慰。
身處逆境,沒有自怨自艾,自暴自棄,能因地制宜,適應環境,沒有出路,就尋一條出路。
很好。十幾年的書,沒有白讀。
飯后,江致微從灶眼里取溫水,給他們化蜂蜜水喝。
他的蜂房還沒規劃出花種區域,根據近期經驗,他發現盆栽的花,只能微量產出蜂蜜。
花樹就不一樣,又大又多又密集。
不過花樹很貴,他現在移植不起。
現有蜂蜜,能算“百花蜜”或者“什錦蜜”,是多個花種釀制的蜂蜜。
蜂蜜很純,口感細膩,清甜不膩。
江承海問他怎么合伙。
這一副要出錢給孩子做創業基金的架勢,又把江致微的眼圈說紅了。
江致微搖頭“暫時不用。我做這個,也不是為了掙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