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完全可以“報復”性出貨。給果商們高高的價位,愛買不買。反正除了津口縣,他們再買不到果干了
時間不等人,花果會散場,各族就開始蒸曬果干。
原來天天堵著各處宅院,求著果商老爺再抬抬價的果農們,都不見了
果商們莫名其妙,但多年的經驗使然,他們不著急,全當果農們有了全新策略。
結果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還是沒有果農來。
他們終于頂不住,忍著酷暑,從晾著冰盆的小宅院里出來,先去黎家、陳家看。
這兩家出了大女官,為人規矩些。又給果樹追肥,果子的品相和口感最好。
結果來了以后,他們看這里到處都有小孩子在望風,見著他們來,還毫不客氣的大喊大叫道“奸商來啦要收果子啦”
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這個“收果子”是指百姓們把晾曬的果子藏起來,不給他們看。
他們昂首挺胸,無視“奸商”的稱呼,心里已經開始盤算,這么興奮的接待他們,要壓價幾何。
果子可等不起啊。
掛在樹上都會爛。
再落幾場雨,土地更加泥濘,他們摘果子都不好摘,運送也不方便。價錢還得掉。
再掉,果商們也沒底。
過不下去日子,誰還賣果子
可他們的想法注定落空。
各家各戶都有精壯漢子出來,他們光著膀子,又兇神惡煞的。
問他們“你們來收果子”
果商們怕挨揍,講話比較客氣。
“對,收果子。”
漢子們忙著,又要摘果,又要運輸,還要砍柴,回家一趟,歇會兒的功夫,還得輪班守著巷子口,防止外地人進來看見他們怎么做果干。
他們不多說“果子漲價了,原來六文錢一斤,現在三十文一斤”
謝星珩沒坑他們,提早算過,以制作成本來說,每一斤果干的成本要一十三文錢左右。只高不低。
他以一十四文一斤的價格收購,是占了便宜,也吃不下全縣的貨。就告訴他們什么價位能掙錢。
津口縣的百姓還是樸實,三十文一斤,對果干來說,已是低價。
可果商們還不知道他們在做果干,一個個都說他們瘋了。當天的第一筆生意,就這么談崩了。
這讓他們很是懵逼,心里也慌了。
咋不行呢
他們對謝星珩陌生,心里怯怯的。只好去找江致微。
江致微聽說后,不由失笑“他們知道這三十文錢,是買果干的嗎”
這樣一說,他們才拍著腦門,連聲說忘了。
從江致微這里離開,一行人又結伴回家,拿上新曬制的果干,去找果商談價。
現在情況兩極反轉。
他們能制作果干了,果子不急著賣了。
不論是新鮮水果,還是果干,都得照著他們的價位來了。
繼續南下,還有幾個縣城賣果子。
可南地的縣城都大,越往下走,路況越差。到時運輸成本更高,保存也更難,沿路再有磕碰,果子壞得更快。
不買就走,別留這里礙事
果商們沒想到是這種境況,當即傻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