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加盟商的利益,他們限定了單個地區里的加盟商數量。
有的商人老家,已經有了糖果屋。
他們聽著都傻眼了。
竟然都發展到他們老家了嗎
眼看著同
伴們一個個無痛登記上,這些商人都要急哭了。
“隔壁縣呢隔壁縣有加盟商嗎”
一聽沒有,他當即拍板定下。
成不成的,先拿一批糖再說。
招商管事在他們按手印之前,跟他們說“你們現在拿貨,三個月內,就要有店鋪招牌掛上。延遲拿貨,四個月內就要掛招牌。過期作廢。”
這個時限,足夠他們回家安置,都同意了。
這頭行云流水的操作,看得本地商人齊齊傻眼。
都是托兒吧
拙劣的演技
可是真的好劃算。
有的商人家里還有多余鋪面,他們悄悄舉手,想要加盟一下,試試看。
結果被告知“不好意思啊,當地已經有加盟商了。”
就近給熟人便利。
嘉源省省城的加盟商,是孟培德家。
東部城市的加盟商,是顧慎行介紹的,是他叔叔的學生家。
當地商人們
想加不能加,應該不是托兒吧
他們此時此刻,也有了詢問隔壁縣城的沖動。
有人克制住了,有人沒忍住做生意,就得有魄力。
這里結束,當地商人都沒心情看廠區,只有游商們還有閑心逛,繼續了解集卡活動和花樣糖果,也參加了試吃會,給他們了解各樣糖果的口味,以供挑選想要售賣的糖果類型。
而當地商人們,離開糖廠以后,就去打聽消息。
這一打聽,他們才知道外地有很多家糖果屋。老板不是進士就是舉人,糖廠的老板不敢騙人
尤其是嘉源省,糖果屋的老板,是孟家。
他們都聽暈了。
這糖廠什么來頭啊。
孟大儒都來賣糖了
孟培德名聲好,在當地號召力極強。他照顧學生家里生意,也是支持學生搞事業。有人來家里問,他這個脾性,都夸了幾句。
以嘉源省輻射,周邊縣城立即“開花”,捅了糖果的窩。
這一次加盟的商人數量,讓三家糖廠都爆單。險些出現供貨危機。
游商們回鄉路上,再跟人聊天說話,一并把糖果屋的名聲帶到更遠。
有人問“這糖廠的老板這么會做生意,是哪家老爺啊”
游商們面露古怪,他們說“嗯,好像是兩個夫郎合伙開辦的廠子,現在才一年多”
一年多,就把生意做到了這地步,著實厲害。
此時此刻,正好在嘉源省的謝星珩,看著這紅火場面很是欣慰。
他找機會,跟徐誠碰面,告訴他“名聲這東西,一半輿論一半造勢。你要趁勢為之。”
“糖王”不是憑空而生的稱號,得有人先取名。
徐誠不好意思夸自己。
謝星珩直接道“你夸什么你找你家那位啊,讓他夸你。”
相應的,他也要去夸夸老婆了。
徐誠懂了。
以豐州縣為的糖廠,在嘉源省實現了超量發展,以此為圓心,正式揚名出圈。
糖王誕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