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承海跟他說“這世上不缺嘴上花花的人,但肯腳踏實地做事的人,哪里都缺。”
他這次回津口縣,除了管理果醬廠之外,就是完成初次的成熟蜜采集,再投入到蜜蜂養殖里面,把這件事做好。
黎文君深深看了他一眼,輕
聲道“我以前誤會你了。”
江致微抬頭,沒明白。
黎文君說“你來津口縣后,就在到處忙活,明眼人一瞧,就知道你是在為自己奔前途。這很正常,你肯為前途忙活,我們縣里也會有些變化。但你居然對當知縣沒有興趣。”
江致微坦誠道“我來的時候,是有興趣的。我現在是有自知之明了,也有更適合我的事業。”
談著公務,黎文君突然給他說私事。
“對了,我爹有意把我弟弟許配給你,他比你小,今年十九歲。都說成家立業,你這還要在津口縣待很久,考慮一下在這里安家相不中我弟弟的話,還可以看看別家的哥兒姐兒。”
江致微的個人條件極好,家庭狀況稀爛。
看中他的人很多,能接受他家庭的很少。
忙過果干一事,縣里人見識過江家的大手筆,也有意留住人才,在親事上才積極了起來。
黎文君自認后話卑鄙,為縣里發展,她閉閉眼,依然說了“你大伯找我問過,問你怎么還沒結親。”
結親了,在當地就有個依靠。回家了能有口熱飯吃,有事了能有個人商量。叫連家里的瘋母親,都有人能照看到。
江承海不會拿這事戳江致微的心窩,但黎文君會。
江致微突地抬頭。
因為黎文君會,所以他不會選黎家的人。
但他也更加佩服黎文君。
為縣城,她能把家族利益排到后面。
當這個掌印女官,她問心無愧。
江致微說“我給我大伯寫封信。”
他在這世上,已經沒有幾個親人了。知心的、信得過的,更是寥寥無幾。
大伯對他有養育之恩,他要成親,寫信問問意見,理所應當。
黎文君給他拿筆墨,把幾家情況都口述一遍,看江致微逐一寫上去后。
黎文君又說了些人名,這些人以性格、性情為主,不再以家族優先。
江致微側目看她。
黎文君笑道“長輩給你相看,必然是想找個知心疼人的,這樣你日子和順。”
江致微頓了頓,直接問道“這些人,是他們自己愿意,還是你認為他們愿意”
黎文君說“若非自愿,我不會拿來提。”
江致微這才放心,寫到信上后,又寫了點旁的家常。
最后,他懸筆許久,才任性一點,提了他的想法。
他知道從豐州縣到津口縣路途遙遠,也很辛苦。
但他真的很希望,他成親時,大伯跟阿暉叔能來。
這封信寄出時,已經是十月份了。
十月份的豐州縣,已經見了涼意。
兩個小寶貝滿一周歲了,會喊爹爹,也會叫爺爺。
他們開始學走路了,也在長久分離里,適應了只有一個爹的日常,漸漸不愛鬧了。
江知與看著這種變化,心里酸澀得很。
他早前振作的心情,到了現在,再忙碌,也無法全部壓下。
四個月沒見面了,再等等,今年都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