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商們這么快就了回購,讓當地百姓信心大增。
很多人家夜里都要生火,靠著“再蒸一籠果子就睡覺”吊著命,一個個的都在修仙。
加班加點的忙活了三個月,他們再進山,果子摘無可摘,地里爛果少得可憐。
好些人仰頭望滿山只剩綠葉的果樹,都忍不住落淚。
多少年了。
他們都記不清了。
他們還沒見過這么干凈的果樹林子。
他們進來沒有果子腐爛的臭味。
他們不會發愁水果賣不出、爛在手里。
他們勞累了一整個夏季,每個人的手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口子,可他們兜里都鼓鼓的。
今年的果子,都變成銀子了
從今以后,他們也有銀山了
水果換季,勞碌不停。
九月中旬,江致微攜帶母親,跟著陳世英一起回津口縣,來主理取蜜之事。
有了果干打底,百姓們的服從性很強,沒有靠著從前的經驗充老大。
江致微說要取成熟蜜,教他們辨認區分。
他在豐州縣時,也跟木匠出身的白老爺、白家大少爺深入聊過,帶回來了升級版蜂箱。
升級版蜂箱,是應用在養蜂上的。到時一個蜂箱可以放置多個蜂巢。事半功倍。
先取野蜂蜜,空下來,再做蜜蜂養殖。朝著精品蜂蜜發展,做名貴花蜜、百花蜜。真正打出津口縣的名聲。
果干豐收,百姓有錢了,縣里也有了積蓄。
黎文君做主,出錢招人來養蜂。
她跟百姓們這樣說“我們都知道,津口縣不是水果最多的地方。我們也知道,果干制作起來并不困難。水果可以給我們增加收入,但絕不能成為主要收入。縣里出錢請人,你們有什么養蜂技術不要藏著,不要拿錢做死活,這件事成了,你們就是縣里的功臣”
江家的江致微先來津口縣,再有江家老爺帶著哥婿來津口縣,給津口縣帶來這么大的變化。
黎文君記著恩情,算著日子,等“成熟蜜”教學結束,她讓江致微到縣衙,面議大事。
“你那三叔沒有才干,算不上知縣。我代為掌印,沒有朝廷下發的公文,也不算知縣。但我們當地舉薦的知縣,朝廷是認可的。你有功名,也在我們縣里作出了一番事業,我這便聯合族長們寫折子,蓋官印送到京城,為你請功,讓你做我們津口縣的知縣。”
一來一回,還有流程要走,需要兩個多月。
運氣好的話,能在年底上任。
運氣差的話,就要等來年了。
黎文君跟林庚密談過,不止是她,她那些姐妹們,都要先退下來,避避風頭。
從前沒有好的人選,那就拖拖。有了合適的人選,退就退了。
有本事,還能再立起來。
江致微的計劃,是在津口縣作出一番事業,可蜂蜜的事,還沒成效,不像果干,已經幫著百姓解決了一項民生問題。
而且相處久了,他對黎文君這個掌印女官也很是佩服。搶她的職位,不是他要的。
黎文君笑了聲,道“我也不是第一次讓,你無需客氣。現在做好準備,等朝廷公文下來,你就接任。你若做得不好,我一樣拿你官印。這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江致微垂眸思索一陣,為黎文君說的“文書”問題,深入思考后,舒展眉頭。
他說“文書確實影響很大,萬一朝廷發狠,我三叔重新掌權,津口縣現在的發展都會成為泡影。你上書試試,若我能行,我就掛個名,還是你主事。我沒有這個才干。”
他經歷過事情,前陣子回了一趟豐州縣,更發現他喪失了某些天分。
他從前也是交友廣闊的人,現在說話都嫌累。商務培訓班待了兩個月,越待越沉默。
他跟江承海聊過,認為他還是適合做實事,也就是適合做確定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
跟人打交道,他只能學會一點皮毛。再深的彎彎繞繞,他領悟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