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暉“軸的人不講理。”
江知與“你們再選一個。”
他們各自把中意的人選記下,又把信上列出來的人看了又看,發現有個活潑開朗的人也不錯。
江致微從前不沉悶的,有少年心性,對未來充滿希望。生活雖有不如意,總能過去。哪像現在說好聽點,是老氣橫秋。說難聽點,是死氣沉沉。
他們兩個也問問年輕人的意見,想聽聽江知與怎么想。
江知與覺著,人是會被吸引的。被對方身上的某個特質吸引。
這個特質,是自己沒有,而對方有,且很閃亮的。
或者志同道合的。看見對方,就有滿滿的動力,說話做事都能想到一處去,想到對方就會開心。
他說“堂哥應該不喜歡性格柔和的人,他性格也好,兩個人待一塊兒沒話說。”
活潑的吧,太鬧了。
以前的江致微能喜歡,這樣鮮活、有生命力,兩個人能聊到一處。
講理的
江知與認為江致微已經悟出了自己的道理,他命運多舛,不會再適應別人的“理”。遲早相看兩厭。
宋明暉若有所思“依你說,應該找個踏實能干的。”
江承海立馬找到了信件里唯一一個踏實能干的人的信息。
是個“老”哥兒,說起來也不大,還比江致微小一歲。
拖家帶口的,家庭條件沒比江致微好多少。
他家里有摔斷腿的父親,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一個弟弟。
哥哥早早分家,不跟他們一家過。家里老小,都是他一手拉拔的。
人能干,模樣也好,性情爽利,但成親條件,是要男方接受他帶家人一起嫁。
這種成親方式,跟男方入贅沒區別。
近幾年,又改了。希望男方允許他常回家看看。
信里沒有多余的信息,江承海跟宋明暉能根據現狀做一定推理。
這小哥兒年歲見長,家里情況又沒好轉。年輕的漢子還有別的選擇,再加上同齡的早早都介紹過,后生多數不會往“年長”了娶,他只能往下面配。
比如配鰥夫、配混子,又或者是某些有傷、有隱疾的。嫁過去除了一家老小得照顧,還得做家里的老黃牛。
宋明暉又看一次信。
江致微在信上寫,這些都是愿意跟他結親的。
怎么確定愿意的
要么黎文君問了,要么是自薦的。
黎文君能在家族之外,列出性格不同,但品性都很好的哥兒姐兒,讓江致微有相看余地,就不會安排這種有爭議的人進來。
所以這個是自薦。
其他條件已經明確,再有一個勇于爭取,就跟江致微十分般配了。
他們現在成親,日子不會立刻變好。但兩人都肯做,也肯爭取,愿意嘗試,好日子遲早能奔出來。
而且,果醬廠要開業了,還愁沒好日子
江承海想了想,把這個小哥兒的名字寫上,就說他跟宋明暉覺著這二人都不錯,都可做良配。看江致微最中意哪一個。
說起婚期,他們一家拿了年歷來看,又問江知與“你大表哥學得怎么樣能管事不”
江知與聽出意思,眼帶期待的點點頭,“能的,大表哥學得很快,也很有才干。”
宋明暉便說“這封信寄出,我們就收拾收拾東西,今年去津口縣過年吧。珩兒出去這么久,一個人在外頭也苦。我們早點出發,把兩個孩子帶上。路上不急,走走停停慢慢來。”
江知與差點聽哭了。
“嗯那我要去跟舅舅他們說一聲。”
舅舅他們一家來了,老家的攤子就有人幫著照看了,他們才能放心離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