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莊的事,讓江知與很警醒。
他在糖廠也做了一番巡視,糖廠暫未出問題。
糖廠有吳術吳先生“看家”,他在鏢局很有威望。鏢師跟鏢師家屬都要給他面子,再遠一點的親戚關系,不敢鬧他面前來。
大表哥宋原也是有手腕的人,各處事務都井井有條,讓它們在醞釀之前就熄滅。
江知與松口氣的同時,也引以為戒,對人員之間的矛盾做了幾個方面的改善措施。
能勸和最好,若不能,則分開。看他們選擇去分廠,還是離開糖廠。又或者是擔任外派的職務。
都說和氣生財,原來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怎么安生日子過著,反而有了不滿
同時,他也跟賈叔深談過。
糖廠跟逛小集、農莊不同,這是會全國開花的產業,需要的人手以千為數。
只要賈叔愿意培養人才,江知與能做主許諾,他們在上陵府的兄弟,都能過來謀個差事。
但來到了這里,就要守他的規矩。什么關系都不好使。
各項細節確認后,江知與也正式任命賈叔賈代全為豐州縣的糖廠廠長,兼任人才培養的職務。
他是宋家的老人了,兩頭都有給他安家做準備。
前陣子江家人都不在豐州縣,宋威已經給他買了一處宅院,一家子都住進去了。
江知與又問過田產,給他家添置了二十畝良田,配了一頭牛。現在的人,沒幾個不喜歡良田的。
賈代全不想要,來豐州縣一趟,還沒開始干活,就又是宅子又是良田的。
他跟江知與說不通,又去找老東家宋威。
宋威讓他收著。
“你一家人往后就在豐州縣安家了。安家嘛,住的地方要有,田地也要有,我這外甥辦事實在,你也別小氣,有什么本事都拿出來,還怕掙不到二十畝良田的錢”
賈代全心里不安。做他們這行的,從來不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宋威想了想,留他在家吃飯。
“我們家晚上要商量一件事,你在也好,幫著拿個主意。”
宋家晚上集體議事,討論跟江家合作的事。
這件事準確來說,是跟江知與和徐誠合作。
宋原在糖廠兼任了幾個月的廠長,對糖廠經營模式、訂單量、出單量、凈利潤都有數。
以一個廠子來說,分紅也就那么回事。他還看不上。
但糖廠的發展速度,他們都看在眼里。
是談合作,江知與也拿出了誠意,把他們的規劃地圖給宋原看了。糖廠開到完全體,會有三十二個廠子。
廠區多了,又會低走。他們目的不是為了壟斷,數量多了,糖就不稀罕,到時會把價錢打下來,讓糖成為尋常百姓家能吃得起的東西。
宋家原是做鹽的生意,這方面無縫替換。百姓才是大頭,積土成山,集腋成裘。看似虧本,實則薄利多銷。兩相轉換,
哪頭掙得多還不一定。
這個道理,也在江家的逛小集上有所體現。讓利多,甚至打出了“白給”的口號,可逛小集虧本了嗎真虧本,哪能吃下那么多的鋪面。
宋家沒手藝,有錢能買個手藝。依著兩家的關系,他們甚至能換個地方開榨油廠,同樣能有自家的營生。
但生意做小了,各處成本刨除,加上打點的花銷,總體還不如糖廠的分紅。